7月16日,在建德市寿昌镇洪家厅研学教育实践基地里,孩子们在篾匠师傅手把手指导下,学习手工编织竹篮技艺,体验传统民间文化魅力。暑假期间,建德市民政局联合社会组织及志愿者团队,在各乡镇巡回开展“用爱护航 陪伴成长”关爱青少年暑期志愿服务活动,让更多的孩子在暑假期间受到关爱、增长知识、分享快乐。拍友 宁文武 摄
7月16日,杭州市临安区锦北街道马溪幼儿园暑托班正式开课,以趣味、实践、素养提升为主,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拍友 朱熠凡 摄
7月17日,长兴县李家巷镇石泉村文化礼堂,暑托班的孩子学舞非遗鸳鸯龙。暑假期间,长兴县李家巷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社工站组织开办“春泥计划”爱心暑托班,文艺志愿者与260余名“小候鸟”、双职工子女、新居民子女一起,探秘古村落,学舞鸳鸯龙,让孩子们沉浸民俗风情,体验非遗魅力,度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暑假。拍友 谭云俸 摄
7月17日,金华市婺城区城中街道西市街社区暑期托管班,婺城区红十字会志愿者给孩子们示范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暑期安全教育。拍友 时宽兵 摄
7月17日,浙江警察学院“青盾”大学生支教团的女警学员志愿者走进温岭市箬横镇爱心暑托班,联合当地红十字会共同为在此的职工子女们开展“暑期有爱,跟着‘青盾’姐姐学安全”公益活动。在上完一堂防溺水知识课后,大家带领孩子们走到附近上叶村新捞河处演示救生圈抛投救援,以沉浸式“理论+实操”演练的方式提升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救援技能。拍友 江文辉 摄
7月16日,湖州市德清县洛舍镇联合县图书馆开展非遗棕编体验活动。棕编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孩子们通过体验这项传统手工技艺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拍友 赵宁 摄
7月10日,暑期来临,为解决当地村民及外来务工人员暑期子女看护难题,浙江省兰溪市永昌街道百凤林村组织了暑期公益托管班,大学生志愿者为小朋友辅导作业、体验传统文化技艺、安排文体活动、进行安全教育,既让家长安心,又使小朋友度过快乐、安全的暑假。拍友 胡肖飞 摄
7月9日,浙江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在武义县南部山区的新宅镇中心小学辅导“小候鸟”学习,并一起开心玩耍。 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暑假期间子女看护难,武义县在外来务工人员较集中的企业、学校、社区开办暑期公益托管班。大学生志愿者为小朋友辅导作业、安排文体活动、进行安全教育,既让家长安心务工,又使“小候鸟”在异地他乡度过快乐、安全的暑假。拍友 张建成 李云升
7月6日,温岭市箬横小学镇北校区的学生和箬山小学的学生,在国家级非遗大奏鼓发源地石塘镇里箬村,开展暑期研学活动。 当天,温岭市乡村七巧板爱心服务社志愿者带领这些小学生一起走进里箬村,通过现场观摩、参与表演、参观大奏鼓传习所等,系统性地了解大奏鼓。记者 朱海伟 拍友 朱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