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舟山岱山高亭镇:深化海上党建 打造“航行的支部”

    潮新闻 通讯员 张虹2024-07-17 11:13全网传播量1084
    00:00
    00:00

    近年来,舟山市岱山县高亭镇聚焦海洋经济产业链、海上社会治理,深化“航行的支部”海上党建,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发展优势和治理优势,进一步带动形成海上共治新格局,绘就海上共富新图景。

    建构体系,织密海陆一体服务网

    为推动海上组织建设,深化海陆联动治理机制,高亭镇根据渔业船舶分布情况,优化整合高翔海运党支部以及4个渔业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单独或联合组建了9个功能型“航行的支部”和1个实体型“航行的支部”,打造支部示范船8艘,覆盖一线渔民党员124名,涉及海上货运、渔业生产等领域船舶121艘。

    “‘航行的支部’组建后,我们渔民党员更有凝聚力了,开展学习教育,参加党员活动的积极性也更高了!”“闯海第一航行的支部”支部书记朱思军肯定道。结合海上作业特点,高亭镇“航行的支部”把握“岸上、船上、返港、伏休”四个节点,灵活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制度,推进“航行的课堂”建设,不断强化日常学习教育,确保生产学习两不误。

    同时,高亭镇依托岱山县晨晖渔业专业合作社,在山外社区着手打造全镇首个面向船员、渔民的“航行的支部”党群服务阵地,通过持续优化内部场景设置,实现红色教育、暖心关怀、应急救援、纠纷调解、志愿服务、组织联络等功能,构筑起海陆一体党群服务新矩阵。

    “现在有事有问题,我们基本都前往‘航行的支部’党群服务阵地帮忙解决,由乡镇渔业干部、渔业合作社工作人员提供渔业政策咨询、船舶证书办理等‘跑一次’服务,把实事办到了渔民兄弟的心坎上。”朱思军点赞道。

    党建联建,鼓起海岛群众钱袋子

    高亭镇“航行的支部”发挥瀛洲红帆船先锋模范优势,深化“航行的支部”党建联建机制,与村社、共富工坊、渔业合作社等共同打造海上党建共同体,解锁渔产“共富秘钥”。

    “这是我们舟山的海鲜特产手工虾滑,透骨新鲜的,直播间的小伙伴们准备好,现在上架赶紧抢购……”在“渔嫂家”共富工坊直播间里,林大姐热情地介绍着各类海鲜产品,短短时间内这些海货就被抢购了大半。

    去年以来,高亭镇加强与“渔嫂家”共富工坊结对联建,建立无缝对接、互利共赢的产供销一体化模式,形成集捕捞、加工和销售的海产品产业链。

    “工坊成立之初,面对鱼货传统销路难打开、海鲜销售时令性强的问题,渔嫂们就接连走访市场一线,与生产厂商合作,打造出拳头产品——鱼丸、虾滑。”林大姐说道,“鱼丸、虾滑、鱼鲞等海鲜制品很受消费者欢迎,回头客可多了。”

    通过整合渔业老区源头一线产业资源,搭建渔船源头直采平台,全流程跟踪把控产品品质,“渔嫂家”共富工坊借助抖音、淘宝等电商平台,将从深海里淘出的新鲜味道一键直送全国各地的餐桌。

    由于供货源头优、产品无添加、服务质量优,“渔嫂家”共富工坊逐步打开经营局面,以实打实的高质量换来口口相传的好口碑。目前,借助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工坊海鲜产品销售额达85万,带动就业10余人,成为海岛群众增收致富道路上的新兴力量。

    海上共治,巧解渔民群众千千结

    “我这次治疗费用总共1.5万元,希望船东能支付此次的治疗费。”在高亭镇“航行的支部”红帆融治议事厅内,一场渔业工伤纠纷调解正在进行中。一船员在渔船作业中,因操作不当导致右手受伤,此次因治疗费用分摊问题而引发矛盾。调解会现场,“晨晖第一航行的支部”支部书记、海上第五网格服务团队、海岛老书记、海上老娘舅以及东海渔嫂等服务力量参与其中,经过1个小时的协调,最终协商确定治疗费全部由船东支付。

    据悉,自“航行的支部”成立来,高亭镇深耕党建引领“海陆一体、双网覆盖”网格格局,聚焦海上岸上综合事务管理特点,划分10个海上网格和4个陆上网格,同步建立海上和陆地双向衔接的“1+3+N”服务团队。在不断吸纳红帆船老大、渔民党员以及海岛老书记、海上老娘舅等专业力量加入海上网格队伍的同时,坚持党建带群建,引导东海渔嫂加入陆上网格队伍中,做好后方保障。

    在“航行的支部”的引领下,海陆网格团队围绕安全生产、纠纷调解、致富帮带等方面,自下而上串联资源,开展组团式服务。去年累计化解处置纠纷矛盾280余件,受益群众800余人次;参与渔业安全生产自查10余次,覆盖船只420艘;协助开展渔业技能培训3次,共计350余人次参加。(张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