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铁道旁的旧房遇上“爆改”,摇身一变成为了网红咖啡店。坐在店里,一边喝咖啡,一边看绿皮火车驶过,这是一种什么体验?
跟着记者一起来了解一下。
走进位于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的道上食咖,抬头便能看到绿皮火车开过,轰鸣的声音在耳畔回响。
一边喝咖啡,一边看绿皮火车驶过,仿佛时光隧道到眼前晃过,氛围感瞬间拉满。
在饮品界,有一个主流观点叫“选址定生死”。大部分人开咖啡馆,一般都会选择市区的繁华路段,以保障最基础的存在感和客流量,但是张丽霞和凌依两个90后却把咖啡店开进了秀洲的村里。
“相比于城区,我更喜欢王店。一方面在王店待了很多年,对这里有很深的感情,另一方面也想要带给顾客一家独一无二的咖啡店。”凌依介绍道。
为了将店开在能够看到火车驶过的位置,她们一路带着无人机沿着火车道一路飞,才发现了这个“宝藏位置”,于是便将这间位于沪昆铁路和海王路桥洞旁的旧房租了下来。
为了打造出理想中的咖啡店,从硬装到软装,张丽霞和凌依都参与其中,每一个装修的细节都需要经过反复讨论、精心规划。
经过长达3个月的装修,终于将旧房改成了她们心目中的“诗与远方”,今年4月,正式对外营业。
旧房的主体有400多平,1楼主要以复古美式风格为主,2楼有中式的茶室,也有法式的包厢,多元化的风格可以满足更多客人的需求。
自带的院子足足有800多平,摆上天幕和户外座椅,便成了时下流行的“露营咖啡”,白天喝咖啡,晚上放电影,时不时还会吸引机车爱好者。
1200多平的咖啡店不但吸引了土生土长的秀洲人,也吸引了来自杭州、苏州、上海的人前来打卡。
“我们是在网上看到这家咖啡店的,觉得很漂亮,所以想要来一探究竟。”从海宁过来的钱女士说道,一边喝咖啡,一边看火车驶过,这样的体验太特别了。
道上食咖的名字来源不仅仅指代的是铁道旁的咖啡店,还有着“在路上一直勇往直前”的含义。为了将咖啡店经营起来,凌依和张丽霞除了关注装修,还十分注重咖啡的品质,一直在研究的道路上。
别看小小的一杯咖啡,里面的门道可大了,挑选咖啡豆、咖啡豆烘焙、萃取……统统都有讲究。
“我们当时试了二三十种豆子,从苦的到酸的豆子都试了一下,最后才挑了两种豆子用于使用。”凌依回忆道,当时不但自己试豆子,也会拉上朋友一起试,只希望能够做出让大家都满意的咖啡。
据了解,店里的咖啡和小食会根据每个季节的特点来轮换,只为了让更多的顾客满意。
这家咖啡馆,不但承载着张丽霞和凌依两个90后的梦想,也充斥着浓浓的人情味。
店里曾迎来过一位八九十岁的顾客,老爷子他年轻的时候也爱赶时髦,现在退休之后听说曾经的旧房被改造成了咖啡店,于是专程骑着小三轮赶来,觉得不来会很可惜。
凌依回忆道,“当时怕老爷子年纪大,特地给他做了不含咖啡因的饮料,陪着他在店里聊了很久,我和他说咖啡店,他带我回忆着王店过去的故事。”
“我们希望这家咖啡店不单单是一个网红打卡地,更多的是一个‘疗养馆’,大家可以坐下来一起聊聊天、喝喝咖啡,让整个人放空下来。”凌依说道。
开在秀洲乡村的咖啡店,给乡村带来了不一样的气息,是乡村振兴路上的一抹亮色,讲述着新业态和乡村双向奔赴的故事,而在店里也上演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