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合肥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官网
近日,安徽合肥多名网友发布乘坐当地新推出“蹦迪巴士”的体验视频,巴士车身装饰有蹦迪酒吧标志,宣称“招手即停,上车即蹦”,车内的乘客伴随着DJ播放的音乐蹦跳不已。相关视频引发了安全争议,7月14日,安徽合肥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情况说明,称该巴士为酒吧租赁用于开业活动,并非招手即停,也不是随便带普通乘客,但为安全考虑现已取消该客户租赁用车服务。
一般来说,乘公交时要注意安全,有座位要坐好扶稳,没座位更要抓牢扶手,否则遇到车辆急刹车或大转弯等情况,就有可能摔倒、撞伤。而“蹦迪巴士”不仅让人们完全“释放双手”,而且还要“释放全身”,在车上热情蹦跳、摇摆身体,是有安全隐患存在的。同时车内蹦迪的乘客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可能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从而影响行车安全。车内喧嚣的音乐和蹦跳的乘客也可能对周围的行人和车辆造成干扰,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因此,官方叫停这种活动,从公共安全角度考虑有其道理。
但众多年轻人对这种新颖的出行方式则表现出极大兴趣,很多赞同“蹦迪巴士”的人认为这个娱乐形式很酷很有活力,是一种有趣新颖的创新,给人带来了全新的娱乐体验,认为它是释放压力、享受乐趣的新途径,因此积极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乘车体验。他们认为“蹦迪巴士”为年轻人提供了释放压力的新场所,呼吁不要因噎废食而叫停。
不能否认,“蹦迪巴士”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但也不能否定它作为一种创意活动的价值,为年轻人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交和娱乐方式,展示了城市的活力和包容性。对于新的娱乐创新形式,社会也是鼓励的。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对这种活动进行规范和管理,使其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比如可以制定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指南,明确“蹦迪巴士”的行驶路线、速度限制、乘客行为等方面的要求,比如在封闭道路、没有大转弯、安全可控的路况下开展等等,尽可能将安全隐患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蹦迪”与“巴士”本是风牛马不相及,如今,有人把这两种风格完全不同的事物混搭到一起,催生出“蹦迪巴士”的新概念,这不能说是坏事 ,其创意和吸引力也符合当下的“City”之风。只是如何在创新与安全之间找到平衡需要费思量,一味叫停或许并非最佳之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