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平安印记 | 常山县:省际边界同治理 跨省网格护平安

    潮新闻 通讯员 周飞 记者 汪基建2024-07-12 07:12全网传播量1239
    00:00
    00:00

    近年来,为解决省际人员流动复杂、多头监管等治理难题,常山县在原有与江西省玉山县开展35年联防联控联调基础上,以变革型组织建设为契机,推动跨省毗邻四镇联动合作,走出了省际协同治理新路子。

    2023年,当地的“省际协同治理”应用入围全省政法工作现代化创新引导项目,“村社平安指数评价体系”入选全省第三批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平安边界智慧安防”(浙赣边界智慧安防)应用获评全省第二批“数字法治好应用”。

    县委书记潘晓辉一行督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何相涯一行调研全域推广“两站两机制”工作

    打造跨省网格“瞭望哨”

    常山县白石镇未来驿站项目地处浙赣两省交界处,位于浙赣边际合作“衢饶”示范区核心区域。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江西省玉山县岩瑞镇太平桥村几户村民的祖坟需要迁移,当地村民表现出抵触情绪,拒不迁移。

    时任白石镇草坪村专职网格员应丽,同时她也是草坪村与太平桥村组建的“跨省网格”专职网格员,了解情况后立即和太平桥村网格员一起,上门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角度解读相关政策。2天内,最后3户村民的祖坟顺利完成迁移。

    草坪村地处浙赣二省交界处,与江西的太平桥村毗邻。为进一步夯实“平安边界”,早在2021年,两个村就设立了“跨省网格”机制。

    聚焦“理论共学、机制共商、产业共育、平安共治”,常山县与玉山县组织跨省邻镇共同制定社会协同治理实施方案,在相邻的4个镇12个边际村共同设立“跨省网格”,并纳入全科网格管理,共同构建浙赣交界地区信息互通、监管互联、执法互动的基层治理格局。

    截至目前,常山县与玉山县通过“跨省网格”开展跨省区域交流活动63次,服务惠及群众24360人次;“跨省网格”累计排查处置各类风险隐患问题736件,处置时间提速3.5倍以上,涉边矛盾纠纷积案全部化解清零,省际边界治理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创新融治理“主阵地”

    为弥补省际边界村社会治理短板,常山县积极探索建立边界融治理服务站,联合省际边界辖区公安、综合执法、全科网格等力量,组建调解、执法、志愿服务三支队伍,承担边际执法巡查、应急处置、平安宣传等6项职能,融合两地执法力量,利用网格实行大综合一体化联动执法,有效维护两地平安稳定,到目前已开展联动执法整治151次,同类违法事件复发率下降42%;同时,依托司法所,开设跨省“共享法庭”业务,主动向两省辖区基层法庭征询、解疑,融入毗邻警务力量,实现跨省矛盾纠纷依法调处。

    去年8月的一天,常山县球川镇杨家村的陈某愁眉苦脸地来到村里的跨省警务融治工作站。原来,陈某的妻子王某是江西省玉山县双明镇梨园村嫁过来的,因夫妻感情破裂,在商讨离婚时,两人因彩礼返还比例争执不下,王某一气之下回了娘家,一待就是3个月,并且拒绝见陈某。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陈某来到工作站求助。由于当事人分属两省,驻站民警严程阳在“平安边界·警务融治”微信工作群中与玉山县双明派出所对接沟通,召集两地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工作人员以及村干部到站内开展了联合调解,最终促使当事双方达成了协议。

    几年前,常山县针对省际边界地区治安情况复杂的问题,为填补边界治理空白,在建立“跨省网格”融治理服务站的基础上,由省际片区公安派出所、综合执法、法庭等就社会治理、执法等分别开展协作,设立了边界警务融治工作站等,通过“跨省网格”等力量,发挥边界纠纷联调职能,实现跨省矛盾化解一体化。今年以来,两地警方已联合化解涉边矛盾纠纷31起。

    去年开始,常山县充分发挥数字赋能,迭代跨省“诚信家园”共同体,将边界村社网格工作人员列入“U点通”“浙政钉”等应用,实现事件跨省交办、闭环管理;同时,将边界村村民同步纳入“四维积分”考核范围,享受诚信积分兑换超市、诚信福利库等多元红利,努力构建“四治融合”的省际协同治理格局。截至目前,该模式已覆盖12个边际村,270余项上级交办及涉边治理事项实现高效流转,边界四镇治安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2.8%,球川镇连续30个月保持县级以上信访积案“零发生”。

    构建智慧安防“神经元”

    今年初,江西省玉山县公安局双明派出所辖区发生一起汽车电瓶被盗案件,民警调取周边监控视频发现,2名涉案嫌疑人驾驶白色轿车作案后,向常山县境内逃窜。双明派出所迅速通过“平安边界·智慧安防”平台向常山县公安局球川派出所发出协查请求。

    “需要协查的白色轿车已被我们截获,2名嫌疑人也已被抓获,请速来确认。”接到通报15分钟后,球川派出所就成功“完成任务”。这得益于浙赣两省建立的案件协作办理机制。在常山与玉山两地案件办理过程中,两地公安加强对接协商,互为对方提供办案帮助和技术支持,依托“平安边界·智慧安防”系统,实现一地布控、两域双查,通过省际边界封控拦截机制,对跨边界逃窜人员、车辆开展联合处置。

    据了解,近年来,为适应省际边界治理管理等工作需求,常山县开发了“跨省网格智慧治理系统”,并分层级构建跨省人口、村社网格组织、房屋建筑、事件等基础数据共享机制;搭建“平安边界·智慧安防”等应用,联通常山玉山两地政法、信访、司法等17个数源系统、23.2亿条数据,集成接入省公安厅“情指行”一体化平台,推动两地人、车、物等重点要素联合管控、协同处置,实现一地布控、两域双查,平台运行以来,成功预警打处外省来衢盗窃团伙18批次、预警处置各类风险隐患97起、落地查控风险对象135人,边界四镇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2.8%;推进“诚信智治”和“平安U指数”两大特色数字化应用迭代升级,嵌入“基层智治大脑”中心平台,通过三维地图一屏展示,实时掌握边界信息变动。

    村里义警巡逻

    村社平安指数评价体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