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影视的政府!这里专门成立影视业法治中心,护航产业发展

潮新闻 记者 江胜忠 通讯员 朱凯迪 胡媛2024-07-11 02:41全网传播量1620
00:00
00:00

7月10日,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成立20周年新闻发布会在东阳横店举行,全面呈现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成果,大视听产业集群、竖屏微短剧、政策护航、高铁时代等关键词引发热议。

20年来,横店不仅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实景拍摄基地,还形成了全国最为密集的影视产业集群,构建了最为完善的影视产业服务机制,为浙江创建文化大省,提供了全域影视化的创新样本。

在横店影视城华夏文化园基地内,每天都有30余个微短剧或影视剧剧组顶着高温紧锣密鼓地拍摄,气氛比气温还要火热。国内首部听障人士手语古装剧《王妃归来》制片人戈李扬介绍,首次尝试古装题材,让他这个在横店入行的老影视人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来这里拍摄。“横店产业配套完善,给我们提供了一条龙服务。尤其是华夏文化园有现成的置景,拍摄点也都预留好了照明电线,剧组来了扭上灯泡就能拍,省心又省钱。”

如今,横店已建成了涵盖从秦汉到唐宋、明清到近代各类影视拍摄场景,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实景拍摄基地,2000多个场景应有尽有,累计接待剧组超过4000个。然而10年前,横店影视城却面临优质拍摄场景缺少、能承载的题材类型较为单一等情况。与此同时,随着影视行业政策收紧,全国各地影视基地同质化竞争激烈,影视创作成本上升,横店影视文化产业深陷“十面埋伏”。

为了破题,横店勇当试点改革先锋,先后承接完成了超过20项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任务,成功建成了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中国文联“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浙江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等一批高能级平台,并高质量完成了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打造精神文明高地领域”试点建设工作。

一系列创新举措相继出台,不管是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构建包括电影审查中心、电视剧审查工作站、横店影视产权交易中心等在内的产业配套服务体系;还是创办横店影视职业学院;亦或是首创演员公会,为“横漂”提供便捷服务;还有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横漂”演员职称晋升办法,成立横店影视业法治中心等等,涵盖了法律咨询、演员管理、党群服务、创新创业、剧组服务、产权交易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平台的建设和运营,为影视文化产业提供了全方位、全链条、全过程的优质服务,满足了影视企业和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东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卢旭萍表示,提供一流的服务、打造“最懂影视的政府”始终是东阳市委市政府永恒的追求,政府部门将不断提升管理服务能力,集聚更多优质企业,打造全省大视听产业集群的示范区。未来将对重点企业、重点剧组、重点项目实施专班服务。健全影视剧组工资支付长效机制,落实好影视剧组备案、无欠薪责任书、工作人员清册等制度,推动剧组欠薪问题及时解决。制定出台《关于依法保障未成年演艺人员权益的实施细则》,保障未成年演艺人员合法权益。

卢旭萍介绍,横店影视业法治中心平台也是全国首个“影视业法治中心”,目前已设立“影视业犯罪侦查中心”“未成年演艺人员权益保障中心”“影视业共享法庭”等10个机构,东阳市将推动法治中心常态化运行,为影视产业提供公检法司、人力社保局等多部门一站式集成化司法服务。

在横店影视业法治中心,检察院、法院、公安、司法、人社等部门集体入驻,共同搭建“一站式”法律服务平台,中心还专门设有吕忠民等“老娘舅”工作室,推进数字平台“影检通”对接“影视文化产业大脑”,有机嵌入涉法涉诉举报投诉、儿童演员权益维护线上受理、法律咨询线上回复、普法课程线上学习等功能。针对影视材料旧货市场交易问题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督促规范影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不仅如此,入驻部门还开展“送法进学院”“送法进公会”“送法进剧组”等活动。法治保障文旅新业态,通过微短剧企业合规、微短剧知识产权民行刑衔接、多部门协同发力在执法、司法、守法全过程中充分发挥法律监督作用,助推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

除了政策,不断丰富的影视服务业态也让横店杀出重围,一骑绝尘。多年来,横店聚焦聚力全产业链构建。不断增加资源投入,完善从场景搭建、道具制作、设备租赁、演员中介到餐饮住宿、娱乐设施等全产业链配套服务,为影视拍摄制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因此也吸引了大量“横漂”演员和各类专业人才前来追梦,累计注册“横漂”演员已达14万余人,产业配套基础工种人员和影视美术工匠也分别超过12000人和3000人,基础工种人数位列全国首位。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