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称方腊“原是歙州山中樵夫”,也就是个山上砍柴之人,自清溪(今淳安)帮源洞起兵,很快占据八州二十五县。那八州为歙州(今歙县、婺源)、睦州(今建德)、杭州、苏州、常州、湖州、宣州(今宣城)、润州(今镇江)。二十五县,都在八州管下。
网图
宋江奉旨出兵打方腊,南下扬州,第一战便是扬子江南岸的润州。渡江打下润州后,兵分两路,宋江沿太湖东线攻打常州和苏州,卢俊义沿太湖西线攻打宣州和湖州,在杭州汇合。攻下杭州城,宋江南线沿富阳、睦州攻到清溪,卢俊义北线从临安、昱岭关攻打歙州。最后以宋江军团鲁智深在清溪深山草庵旁擒获方腊而告终。
杭州是方腊南国的屏障,杭州若失,睦州不保,杭州城由方腊大太子南安王方天定七万军马把守。宋江打到杭州城外,卢俊义还在攻打湖州独松关。独松关今在安吉境内独松岭上,是古代经广德通往建康(如今南京)的咽喉要地。宋江攻打杭州首先遇到的是出城驰援独松关的方腊军,方腊军在临平和宋江军交锋败阵后退回杭州城,把杭城北边的屏障皋亭山拱手让给宋军,成了宋军攻打杭州城的总部。
皋亭山,最高海拔361米,横亘杭州城北,绵延十里,古时候是杭州城的北部门户,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皋亭山和半山连在一起,历史上半山就是皋亭山的一部分,只是后来半山娘娘庙建于半山腰被习惯叫半山。如今杭州多半把半山和杭钢连在一起,上世纪五十年代杭州钢铁厂建于半山脚下。
半山。
宋江军团过了皋亭山抵达东新桥下寨,兵分三路攻打杭州城。一路步军打东门,一路水军打西门,中路打北门,就是北新桥一带。
东新桥,位于杭州上塘河上,是一座有上千年历史的石拱桥,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年至公元64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重修,2003年整修后的东新桥,如今在浙江工业大学朝辉校区内,是古时京杭运河与上塘河航运必经要道。
北新桥,历史上也叫永安桥、大关桥,始建于北宋年间(公元1101年),在如今的大关桥向北300米处的北新关,曾经是运河上重要关口。北新桥在历史上修修建建,在1995年旧桥被拆,建了现在的大关桥。
(网图)
历史上的杭州城范围和如今已经不能比拟,北宋末年距今九百多年历史,元末明初时期作品,完全用现在的地理名称去对也是不能完全对上的。打北门的中路军也就在如今的东新桥、北新桥、艮山门这一带,宋江在这里损失了金抢手徐宁和郝思文等大将。
李俊、张顺的西路水军,绕过桃源岭,也就是如今杭州植物园一带,抵达灵隐寺驻扎安营,欲从如今西湖的西面水路攻城。《水浒传》里描述“当晚,张顺身边藏了一把萝叶尖刀,饱吃了一顿酒食,来到西湖岸边,看见那三面青山,一湖绿水,远望城郭,四座禁门,临着湖岸。那四座门?钱塘门、涌金门、清波门、钱湖门。”
杭州有十大古城门,分别是武林门、艮山门、凤山门、清泰门、望江门、候潮门、清波门、涌金门、钱塘门、庆春门。历史上古城门建了毁,毁了建,远不止这些,南宋鼎盛时期有13座旱城门,5座水城门。以钱塘门为例,隋朝时建成,“门外多佛寺、楼台,通往灵隐、天竺进香者,多由此门出入。”到了民国初时期拆除改建湖滨路、南山路,从此把西湖和市区连在一起。
东新桥(网图)。
回到《水浒传》,张顺凌晨四更从西湖潜入杭州城,最后被射死在涌金门水池中,可怜梁山伯水军头领,涌金门外归神。在位于菜市桥的东门,鲁智深威名远扬。这个阶段的攻城都是试探性的局部战役,两军互有胜负。
一般来说,比较难的战都先由副统帅来打,容易出战果的由统帅亲自打,道理大家都懂。卢俊义攻打的湖州独松关和后来位于浙皖交界的昱岭关都是绝对的硬战。卢俊义自湖州过了独松关,一路南下到杭州城外的皋亭山和宋江汇合,联合攻打杭州城。
总攻前吴用布阵,卢俊义领衔林冲、呼延灼攻打候潮门;花荣、秦明攻打艮山门;西湖水路涌金门和东门菜市桥补充军力;宋江攻打北关门大路。总攻开始,多路大军全面开打,宋军大获全胜,只留南门不围,让守城败军逃离。围城不围死,否则守军会负隅顽抗,留条退路其实就是做口袋。方天定逃到富阳五云山下,张横已经在富春江畔等他,砍了方天定,杭州攻城宣告结束。
梁山泊一百零八员好汉,背景和出身不同,上山的原因和动机各不相同,有走投无路逼迫上梁山,有被设计请上山,有战败被俘上山。被诏安后命运也各不相同,毕竟是造反的人,传统封建文化容纳不下,说是上战场为国立功,实为消耗实力。圣手书生萧让,铁叫子乐和,神医安道神,玉臂匠金大坚和养马的皇甫端,这些有特长的高手都提前被调走,南方平定方腊,死的死,走的走,回到京城只留下二十七位头领。
严州古城。
方腊被剿,帮源洞被开为山岛,皇帝御赐,歙州改徽州,睦州改严州,清溪改淳安,造反的文化根源要铲除。最后宋江被御酒赐死,卢俊义水银中毒,掉入淮河溺水而亡,梁山泊众好汉被诏安的结局,落了个凄凉的下场。
《水浒传》是一部小说,不是史书,历史上平定方腊自有他人。作者施耐恩,未免把当时的地名混淆于北宋末年为背景的小说之中,宋江军进杭州城的几条线路,也是只供闲谈和戏说。
(鸣谢原图作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