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天目有话说#当代年轻人的现状就应当是“累丑”吗?

    天目新闻 记者 朱彦超2021-02-09 13:49全网传播量4.8万
    00:00
    00:00

    你永远不会知道互联网上的下一个“热词潮语”是什么?但它总能在不经意间穿过你琐碎的生活,撩拨你的情绪。

    几个月前,大家都在嚷嚷着“你好,打工人!”,令人心生倦意;几周前,身边突然多了不少小丑,让你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真的丑吗;如今,“累丑”一词裹挟着一丝疲惫,一丝戏谑,汹汹而来。这波自嘲三连,或多或少能读出部分公共的情绪。

    啥是“累丑”?大意是就是短时间内五官没有变化,体重没有变化,皮肤没有变化。但经过连续熬夜、加班、高强度劳动、没有良好的休息后整个人呈现出一种枯草一样被吸干的丑感,看起来很呆很丑的样子。一个“累”字太平淡,口头禅似的常挂嘴边,激不起一丝涟漪;一个“丑”字伤害太低,美丑都是爹妈给的,这么多年早看淡了。但两个字合在一起,好家伙,内心顿起波澜,让人又想起了自己“小丑”“打工人”的身份。

    不难发现,以“累丑”为圆心荡开的情绪涟漪,传递着大家对现实工作的不满吐槽,宣泄着彼此压抑的情绪。快节奏的当代都市生活,加上这个星球上大多数人都经历了的“极不平凡”的2020年。在年关前,大家都累了、倦了,“累丑”的现象普遍发生在了多数人的身上,这种惊人的共鸣完全超出了言语的描述,使之成了一个超越言语,单单看着就充满故事质感的词。

    一些新词的造就,不过是给搬砖的日常图个乐子罢了,平庸的生活不会改变,未来仍然是在负重前行。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累丑”也不过是种自嘲,自己感叹一下让心情一时变好而已。但是类似的词语和表达,反复出现在公众的话语里,一连几个月,甚至大半年,公众情绪共鸣的方向都保持一致,呈现出“声势浩大”“波澜不休”的活跃场面。这样的现象不得不让人反思,我们的年轻人是不是真的累了。

    对生活、对社会的反思,是一种时代进步。但说到劳累,我们的父辈、祖辈们一定是更加辛苦。劳动人民的双手,一般是粗糙的,上面的青筋就像是大水冲刷过的树根似的。但你能说,他们是“累丑”了吗?

    “累丑”带有一定的消极情绪,如果深陷这种状态无法自拔,缺乏对生活的明媚心态、对成长的确定目标,那才是最可悲的。吐槽可以,反思可以,但自嘲不等于放弃自我,接受平庸。我们都应该从人的主观能动性上提出要求,让自己努力摆脱这种状态,带着美好憧憬,用努力和汗水去创造未来。

    在多元化的社会分工里,没有多少人是“不累”的,工作是一个人融入社会的基础,累,亦能体现出自身的社会价值。如果仅是每天自嘲,而不积极改变自己,恐怕才是真的“丑”。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