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晚潮|驾游中原,追寻秦汉(上)

    潮新闻 渠长根2024-07-05 04:07全网传播量1911
    00:00
    00:00

    从京襄古城起步,到豫龙镇兴国寺,经刘禹锡“诗豪”园到桓公、武公、庄公郑氏三公塑像,远眺黄河南岸之虎牢关、纪信庙、楚河汉界,再驱车东去开封,至杞县郦食其墓园,中原行变成了主题鲜明的秦汉文化游。

    深深地记得高中语文课本上曾经学过一篇古文,名叫《郑伯克段于鄢》,说郑庄公的弟弟段,不愿与其兄长共处一城,请封到京城(即京襄古城)。后来,篡逆之心日盛,以至于激情难抑,走上反叛道路。兄弟二人的妈妈武姜偏爱次子,导致兄弟相残的悲剧。由于此事,诞生了两个典故:“多行不义必自毙”与“黄泉相见”。估计当初这母子三人怎么也不曾想到,为了江山社稷会闹出这些个令后人珍藏的心理感悟和文化遗存了。

    残存的京襄古城之局部。摄影/渠长根。

    现在的京襄古城,在诺大的平原上,只留下了一段长数百米的城墙。周围是茂盛的玉米等农作物。走近前来,抚摸其土,观察其型,发现不仅非常坚硬,而且粘合度很高,不由得你不去想想当初的建筑技能水平。

    “今古如身幻”,浏览时光岁月遗址遗迹,更觉“乾坤与物齐”。人,是渺小的,而人的行为确实伟大的。千年前的郑氏兄弟早就化作了沃野抔土,无处可寻或者无处不在,但是他们的伟业却保留了下来,让每一个路人,常常会抑制不住地慨叹人生之苦短和建功立业之必要。

    留此为证,真的靠近了。摄影/渠长根。

    申不害!又一个历史名人,也在这里出生。京襄古城有灵,保佑古今人文丛生。

    在京襄古城的旁边,也就是几里开外的地方,有一个临水的寺庙,叫兴国寺。临着乡间公路,从外部看似乎刚刚整治完毕,停车处很大气,河水不盛,但水流两边的构建和陈设却别有洞天。

    路过不容错过啊。凭吊京襄古城,乡间忽现古寺,应该也是一个不俗。那就进去看看吧。

    刘邦的故事!寺前有棵大槐树,提示牌上记述:当初刘邦前去会项羽,路过此地,曾经驻足,并拴马寺前大槐树。千年以来,槐树生生不息,容留着汉高祖的英武之气和帝王之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侵华日军经过此地,大槐树依然目睹了异族人的残暴和荒蛮。不知何年何月,大槐树枯萎了,如今空留树型,给人遥思遐想的空间无限。

    兴国寺门前广场上的千年古槐。摄影/渠长根。

    纪信,郑州西郊荥阳有座纪信庙。他可是刘邦的大恩人啊! 

    至于刘邦与项羽,究竟谁是英雄?现在也没有定论。“破釜沉舟巨鹿灭强秦万里江山分楚汉,存仁摛义鸿门留劲敌一樽风月煮乾坤”,专为项羽不平。“霸王岂是虚名笑傲一生气魄何曾输垓下”、“兴亡岂在天倘当年马跃江东河山未必归刘氏”,“仰司马氏笔力分明千秋史上不将成败论英雄,唯阮步兵目光犀利百丈城头得品沉浮轻竖子”,还是惜项王英雄。

    纪信,字成(?—公元前204),巴郡阆中县扶龙村(今西充县紫岩乡纪公庙村)人。从刘邦起兵,为部曲长。公元前205年,刘邦基本平定三秦,趁项羽都城彭城空虚,引各路诸侯56万人攻取之。项羽立率大军反攻,大败汉军。公元前204年夏,项羽兵围荥阳,月余,城内粮缺,朝不保夕,将士亦筋疲力竭。汉王刘邦十分着急。纪信自荐,愿挽狂澜,说于汉王:“事急矣,臣请诳楚,王可以间出。”刘邦遂命陈平写好降书,派人送交项羽,约当夜出城投降。到了半夜,城内两三千女妇女从东门鱼贯而出,络绎不绝,楚兵都拥至东门看热闹。刘邦便乘机在张良、陈平、樊哙、夏侯婴等数十骑的保护下从西门逃出,逃往成皋。待东门上几千妇女走完,天已经亮了。这时纪信装成汉王模样,端坐龙车,前遮后拥。楚兵以为是汉王出降,欢喜若狂,高呼万岁。项羽出营审视,见车上端坐者并非刘邦,怒问何人敢冒充汉王。纪信坦承姓名。项羽又问汉王今在何处,纪信说:“早已离开荥阳了!”项羽气极,下令齐集火炬,烧毁龙车。纪信身燃烈火,仍大骂项羽弑义帝、杀忠臣,绝无好下场。

    纪信被烧死后,埋葬在荥阳城西孝义堡。

    我知道,荥阳有纪信庙,可是一直没有机会前往,这一次又擦肩而过,再添遗憾。

    2009年9月

    下一站参拜兴国寺附近的刘禹锡诗豪园。摄影/渠长根。

    作者简介:渠长根,浙江理工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出版有散文集《从江南出发》、网文集《走进时代深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