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出梅了,“晴热模式”无缝衔接。
杭州22岁的濮家社区王惠玲爱心凉茶摊,在经历了短暂的“迟到”后,也赶在今天(7月4日)上线。(杭州22岁爱心凉茶摊第一次“迟到”:别急,过两天不见不散)
潮新闻记者 詹程开 摄
同样在出梅这一天,今年夏天首批“潮清凉补给站”正式亮相。“记者帮”同步发出倡议,呼吁更多力量加入2024“潮清凉补给站”公益行动,大家一起爱心接力,编织一张爱心清凉网。(首批“潮清凉补给站”正式亮相,“记者帮”邀你一起编织爱心清凉网)
几乎没有做太多考虑,王惠玲爱心凉茶摊就决定加入送清凉的队伍。很快,凉茶摊的一角,就添置了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大家在喝凉茶的同时,可以随时自行取用。
潮新闻记者 詹程开 摄
凉茶摊前,创始人王惠玲忙碌地招呼每一位来喝茶的客人,煮了一壶又一壶茶水。等到喝茶的客人稍微少了一些,她会走到“潮清凉补给站”前,把摆放的物品整理了一遍,还专门打开了风油精的包装,“要是不把包装打开,大家可能都不好意思过来用,这样开了,大家用起来也方便,我们也会给大家推荐。”
潮新闻记者 詹程开 摄
闸弄口街道文明工作负责人说,在潮新闻客户端上看到“潮清凉补给站”公益行动的倡议后,就把消息告诉了凉茶摊的志愿者们。“濮家爱心凉茶摊加入这张爱心清凉网是很顺理成章的。在供应凉茶的基础上,添置了这些清凉用品,可以为来往的居民、快递小哥、户外工作者提供更多清凉和便利,真的挺好的。”
今年,凉茶摊还是继续传承原来的配方。
现场来喝茶的客人络绎不绝,不少老粉感叹,凉茶摊的茶水一直很纯正。“用玻璃杯盛放,上面还用玻璃片盖起来,觉得很卫生,我们喝着也放心。我看到,今年还有专门的消毒柜用来消毒呢。”
潮新闻记者 詹程开 摄
今年,在爱心凉茶摊不远处,新开了一家邻里食堂。食堂老板徐先生喝下凉茶赞“味道很好”,他说会向来食堂吃饭的客人推荐。
家住丁桥的唐阿姨跑来喝下一杯凉茶:“我是到这里来找小姐妹的,第一次喝到这里的凉茶。都是他们自己调制的,很舒服。这里还有清凉补给站,上面的物品都很实用的。”
潮新闻记者 詹程开 摄
还有不少人问,之前爱心凉茶摊上曾经限时供应过的“梅干菜凉茶”今年还会不会出现。王惠玲笑了,“有的有的,不要急,等到入伏我们就会烧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