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千年富阳龙门古镇多了一个研创集合村

    潮新闻 记者 李睿 共享联盟·富阳 龙宇思 刘珺2024-07-04 10:49全网传播量5021
    00:00
    00:00

    7月4日,富春江畔,千年富阳龙门古镇里,龙门研创集合村正式“开村”。

    研创集合村,是一座怎样的村?

    记者在现场看到,龙门研创集合村选址在古色古香的正大昌内,位于古镇太婆桥附近,门口小桥流水,静谧悠然。

    此前,龙门镇在修缮保护基础上,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再利用,通过屋顶开窗、营建回廊、景墙等手法,使其更符合乡村研学和文旅需求。 

    “我们通过校地合作,致力于打造一个融合文创研创、教育实践、文化交流、产业孵化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共享中心。”龙门镇党委书记陆锡明介绍。

    研创集合村,并非只是一方庭院。“村里的主角是人,是富有创造力和活力的年轻人。”陆锡明说,无论是在古镇同质化竞争严重的背景下走出一条符合龙门古镇特色的保护与发展之路,还是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当下,关键都在人。

    “高校有学生,年轻人更懂年轻人,也更富活力;高校有专家学者,经验更足,也更富创造力。”陆锡明透露,这是龙门镇将共建合作单位定位于高校的原因。

    “开村”仪式上,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原副院长陈炜被聘任为研创集合村首任村长,龙门镇与浙工大设计与建筑学院签订校地共建协议,“10+1”高校联盟龙门研创基地、龙门古镇全国高校综合教育实践基地正式揭牌。

    作为研创集合村的首任村长,陈炜显得有些兴奋。他说自己与龙门的缘分,可以追溯到1994年。“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就来过龙门,2017年曾在龙门办过个人画展。”让他更惊喜的是,记忆中这座安安静静的古镇,至今仍然保留着一份富有烟火气的真实感,让他看到了一个广袤的乡村舞台,“这很宝贵。”

    自2021年11月召开的“第一届浙江省‘10+1’联合课程设计(浙江富阳龙门基地)”筹备会议后,浙工大与龙门镇结缘,陈炜和他的团队一起,将更多心思放在了龙门。“不止是物理层面的叠加效应,我们更期望能在这里产生一些化学反应,为乡村回归真实做一些努力。”

    比如,他牵头的浙工大“国潮社工作坊”,基于龙门古镇设计和改造了一系列艺术研创实践作品。他们将目光聚焦在古建筑房梁上的牛腿,将其设计进水杯、布包、服饰等生活用品中。“希望让这些传统元素符号,实现现代生活化的延续。”陈炜说。目前,这些文创展品正在正大昌内展出和售卖。

    现场,作为首批市场经营主体,包括杭州富阳传统青年工作室、杭州富阳坡里坡里文化艺术工作室、杭州富阳无物是物设计工作室等在内的7家企业入驻龙门研创集合村。

    “这些企业涉及规划、建筑、文化创意、艺术品交易、数字化等领域,我们要尽可能在研创村打造一个全产业链的文化体系集群。”陈炜希望,作为村长,可以和7家企业携手,在千年古镇内碰撞出更多的可能。

    陆锡明透露,接下去,包括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在内的10所高校,将继续围绕乡村开展课题研究,充分发挥科研、人才优势,以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赋能。

    与此同时,正大昌共享中心将邀请第三方参与运营,与入驻的7家公司,一起致力于文创、科创领域,同时吸引更多的研发人才集聚龙门,共同走出一条智慧赋能型文旅共富新路子。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