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宁波市三届“力学+”智能制造科技合作大会,共累计“吸金”4.85亿元

    潮新闻 通讯员 李德祥 郑俊朋 记者 陈素萍2024-07-04 08:16全网传播量32.5万
    00:00
    00:00

    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2个高能级平台揭牌,推介30余项新技术,合同金额达2.3亿元,再创新高……7月4日,宁波市第三届“力学+”智能制造科技合作大会暨宁波大学2024年校地企合作大型签约仪式举行。

    宁波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吕朝锋,江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朱恩青,镇海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杨承志出席。 

    “高校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创新之都”的人才和科技“蓄水池”,宁波大学将拿出最好的资源、最优的服务,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精诚合作、携手共进,全力推动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吕朝峰在致辞中表示,大会是为校地企提供交流展示、产研对接的重要平台,是挖掘和培育一批优秀项目和优秀团队的良好机遇,是催生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的有效尝试。自去年第二届“力学+”大会至今,宁波大学科技合作和成果转化业绩显著,合同金额达2.3亿,到校金额达1.7亿,年均增长均超50%。

    会上遴选浮式风机动态海缆防护工程、氮合金化奥氏体不锈钢开发研究等8个代表项目进行现场签约。宁波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李砚硕代表宁波大学与企业合作方代表签约。项目均由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土木工程与地理环境学院、体育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专家领衔,对接行业龙头企业需求进行科研攻关,争取产出一批行业领先的应用型成果。

    浙江核力建筑特种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与宁波大学土木工程与地理环境学院在既有房屋全生命周期服务方面开展产学研合作。“现阶段我国半数以上房屋进入‘老龄化’阶段,《既有建筑安全服役保障关键技术研发》属于‘科创甬江2035’重大应用示范项目,宁波大学科研基础雄厚,其中7个子任务都由该校承担。”公司副总经理刘晶说,“高校在跨学科基础研究上有优势,而企业市场把脉能力较强,善于快速把市场需求具象化,为双方开展联合攻关奠定了基础。”

    “我们自2005年左右起便与宁波大学顾耀东教授开展合作,学校体育学院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面实力强劲,实验室研究器械完备、研究基础扎实,双方合作研发的“骇浪”、“灵跃”、“追风”等系列成果反响显著。”作为项目签约一方,安踏(中国)有限公司运动科学实验室研究员杨礼说,接下来将与该校在青少年运动健康与装备研发上展开进一步的深度合作。

    宁波市绿色低碳概念验证中心(筹)、宁波大学创新港两个高能级平台在大会上成立。吕朝锋、朱恩青、杨承志共同为平台揭牌。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镇痛药物新靶点发现及新药筛选、用于汽车自动驾驶的超透镜关键技术研发……在技术成果路演环节,十余项技术成果涵盖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领域,展现了宁波科技发展的强劲势头与广阔的合作前景。

    据悉,2022年5月31日,宁波市“力学+”智能制造产学研联盟成立,5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参会,21个重大项目、2项重大战略合作项目启动或签约,签约总金额7150万元。2023年6月28日,宁波市第二届“力学+”智能制造科技合作大会暨宁波大学2023年校地企合作大型签约仪式举行,会上4个重大平台揭牌,3个重大战略签署,30个项目签约和启动,合同总金额超1.8亿元……签约金额再创新高,是第一届大会的2.5倍多。今年第三届的合同金额达2.3亿元。也就是说,自宁波市首届“力学+”智能制造科技合作大会以来,宁波大学签订的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合同金额累计已达4.8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