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胜是金华永康市芝英镇雅庄村的一名“新乡人”,来自贵州安顺的他在当地创业已超过5年。如今,他又有了一个新身份——宿舍管理员。按照岗位职责约定,张忠胜每天都要对自己网格内的24间出租房进行巡查。比如,劝导租户不得在室内使用明火烹饪,提醒租户特殊天气要关好门窗。不仅如此,他还指导租户和房东使用“安居丽州”小程序,提醒租户缴纳房租和水电费等。
村居治理,
让更多个人和组织积极参与
雅庄村有本地户籍村民2700多人,得益于芝英镇二期工业功能分区的辐射效应,该村吸引了6000多名外来人口前来工作、生活。大量外来人口高速流动,在带来繁荣的经济业态的同时,也带来治安、环境、交通等方面的压力。如何在促进产业兴旺发达的同时,又能保证村庄风貌美好、百姓生活安康呢?在上级有关方面的支持下,雅庄村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以雅庄便民服务综合体为平台,联合芝英派出所、“雅庄红”志愿者、芝英镇矛调中心、司法所、劳动保障所打造成以矛盾调解、便民服务和联勤警务“三站合一”的雅庄联勤警务站。警务站24小时专人值守,长鸣的警灯有效提升了百姓的安全感。在联勤警务站基础上,又组建了村居版社会治理微中心。不久前,微中心接到指令,称在一家小炒店门口,一房东与租客因租赁押金和水电费数额问题发生口角。由村干部和“新乡人”党员志愿者组成的村勤务联动组、矛盾调解组迅速赶到现场,很快就将问题解决了。
雅庄村是芝英镇第一大村,也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浙江省民主法治村,入选首批省级未来乡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暾介绍,雅庄村大力推进“雅庄红”志愿者、“新乡人”、老兵“红鹰”志愿者等村级平安自治组织建设工作,将共青团、妇联、联防队、老年理事会、乡贤会、民兵预备役等团体组织纷纷纳入,形成“3+X”梯队,有效参与到村居治理中去。
“新乡人”在这里“有位”也“有为”
雅庄村总结提炼出流动党员“以新管新”“以新治新”“以新调新”“以新帮新”“以新融新”的“五新”工作法,在有效提升新雅庄人归属感的同时,充分发挥新雅庄人的自治作用,村内警情、发案连年下降,各类矛盾纠纷得以陆续化解。
在雅庄,有一个特殊的临时党支部,成员来自云南、贵州、河南、四川、湖南、安徽、江西等地,他们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参与村庄治理,实现“新乡人”共商共管。这便是“以新管新”。
在休息天、寒暑假,所有新老雅庄人的子女都可以在未来邻里中心写作业、上网课,中心还设置了剪纸、舞蹈、计算机等培训课程,中心志愿者则由党员干部、大学生和其他热心人士组成,一举解决了上班家长的后顾之忧——子女看护难题。临时党支部支委张成志说,自己来自河南周口,在这里五六年了,从来没有外乡人的感觉。
“以新治新”则是一种外来人口党建网格化治理模式。以“雅庄红”志愿者队伍为依托,由派出所副所长担任村党支部兼职副书记,吸收“新乡人”中的优秀人员为平安志愿者,共同参与治安巡逻、法律宣讲、矛盾化解、违法犯罪预防等各项活动。转外地户籍人员为本地“平安守望员”“反诈宣传员”“安全防范员”,在村居自治、社会治理中充分落实警民共建、共治、共享。制定下发《雅庄村新乡人积分管理细则》,以村居服务时长、行为规范等为依据,对常住雅庄的外地户籍人员实行积分管理,实行高积分人员子女优先入学、免费入学,有效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以新调新”是组建“新乡人”调解室,聘用“新乡人”中具有一定威信的人担任调解员,利用乡音、乡情、乡俗,结合解决、解释、解气“三解”工作法,打造“新乡人”专业化调解。
来雅庄的次数多了,芝英派出所民警吕海鹏等和不少“新乡人”都交上了朋友。刘克平来自江西,平时干泥水等手艺活,业余时间加入了志愿巡防和义务调解的队伍,遇到江西人之间发生纠纷,刘克平用几句家乡话便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矛盾纠纷也就迎刃而解了。
“以新帮新”是由镇党委牵头,公安、民政、乡镇、外来团体和人大代表组成“帮帮团”,当“新乡人”在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及时为其提供帮助。
目前,在雅庄村“新乡人”群体中,少数民族人口达1100余人。为进一步促进邻里和谐团结,由镇民族工作站牵头,联合芝英派出所、雅庄村委和雅湖小学,在未来邻里中心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进而增进了少数民族人员在雅庄发展的信心。此为“以新融新”。
来自贵州的李茂祥说,作为“新乡人”中的流动党员,切身感受到从“流入”到“融入”,在这里“有位”也“有为”。
说到外来住户,李暾说,雅庄人不喜欢用“外乡人”这个词,他们更习惯用“新乡人”来称呼。
村民李伟仁说,租住在他家房屋的,有9位来自不同省份的“新乡人”,大家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平时碰到都会相互关心、问候。他认为,“新乡人”越来越多,就说明雅庄越来越吸引人。
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促基层治理全力优化
作为“世界五金之都”,永康市常住人口已近100万。其中,外来流动人口约占比一半。2023年以来,永康扎实开展平安建设“小切口”揭榜认领工作,在市委政法委的牵头下,聚焦流动人口数量多、流动性大、文化程度不高等特点,全力优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通过强组织、谋创新、抓落实,有力夯实永康基层治理底座。
当地率先出台《居住出租房屋“准入制”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结合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细则,健全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公共服务和权益保障体系,动态制定出租房管理“正负面清单”,实现“以房管人”。擦亮“龙山经验”金字招牌,高标准推进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全省试点,打通110、12345和基层智治三大平台。同时聚焦园区企业多、人口杂、风险高等情况,创新打造企业社会治理微中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再依托“云南镇雄驻浙党工委”“石榴籽社区”“夫妻夜校”等做法,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专项行动,健全婚姻家庭、工程建设、消费维权等重点领域调解组织建设。截至目前,永康全市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纠纷警情同比下降近三成。
打造最优智能应用,首创“安居丽州”小程序,实现便捷申报、精准管理。分为“申报居住信息”“申报信息管理”“居住证申报”“访客邀请”“房租订单”等模块,是一个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支付宝端应用。通过该应用,专管员可掌握各村(社)出租房屋数量、面积、性质、类别、在住人数等基本情况,房东可对租客信息进行新增、注销,外来流动人口可申报居住登记、申领居住证,做到“一个应用、全量归集”。截至目前,永康市流动人口登记率、流动人口准确率、出租房屋备案率分别达到95.20%、95.31%、95.94%。
下一步,永康将持续深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实时掌握流动人口、出租房屋底数,常态化推进暖心服务,强化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以流动人口平稳织密全市基层治理安全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