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客人”送来真金白银,杭州这个村一亩收入增长10倍

潮新闻 记者 王好 通讯员 郑丽飞2024-07-03 05:14全网传播量3.6万
00:00
00:00

在临安青山湖街道朱村惜花谷成片的竹林地里,基地负责人程鑫磊正忙着拔草,“竹林里的杂草需要人工一点点清除,不能用除草剂,一定要当心别伤到旁边的‘宝贝’。”

程鑫磊口中的宝贝,正是长在竹子下的人参、灵芝和桑黄。在其中一片茂密的竹林中,一株株长白山人参宛如一颗颗翠绿的宝石,静静地躺在湿润的土壤里。它们的叶片细长而翠绿,仿佛一把把精致的扇子,轻轻摇曳,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受访者供图

“朱村别的不多,就是竹子多,有一万多亩。”程鑫磊介绍,朱村春有春笋、夏有鞭笋、冬有冬笋,毛竹“一竹三笋”是当地村民赖以为生的产业,“无奈,现在毛竹和笋都卖不上好价格。”

眼看村里大多数竹林荒废着,承担着乡村运营重任的程鑫磊开始思索,如何才能把竹林有效利用起来?

林下是否可以套种一些中药材呢?

多次咨询过浙江省农科院、浙江省农林大学的专家后,2021年下半年,程鑫磊根据他们的建议,干起了“北参南移”——首次将长白山人参移栽到临安的竹林间,一并种植灵芝和桑黄。

受访者供图

“租地租金仅300元一亩,种上人参后经济价值攀升,一亩地的收入至少是先前10倍。”程鑫磊算明白账,“不仅显著增加竹林经济收益,还丰富了竹林生态。”

头次试种,蒋鑫磊投入了40万元,建起5亩左右的套种基地。然而,结果并不如意,这些“北方客人”水土不服,“第一次试种以失败告终,钱打了水漂。”

不同于北方的凉爽,南方温度高,当时基地的雾化、水培跟不上它们的生长需求,另一个恼人的问题就是白蚁。边种边总结改进,程鑫磊逐渐摸索出一套种植方法:雾化改成喷灌,生物防治加人工干预灭白蚁,为桑黄搭起架子……

精心养护下,林下套种成功了。“仿野生种植,不能使用任何农药化肥,生长环境一定要好。”灵芝季节性强,8月开采孢子粉、10月全采摘掉,桑黄10月开卖,人参时间越久越名贵……

受访者供图

“目前,市场上桑黄的价格每斤1500元左右,光卖桑黄一年差不多就有30万元左右。”程鑫磊说,看到自己种植成功,村里8户村民也跟着种起来,“目前村里套种近30亩,效益好的话,明年计划扩种到100亩。”

“不仅能让前来基地采摘游玩的游客体验挖鲜参,还能让大家了解人参的植株长什么样,起到推广作用。”眼见产量稳步上升,程鑫磊正与几大平台商讨收购、深加工事宜,“让村民种了没有后顾之忧。”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12)
潮客_lvmsor · 2024-07-03 10:40 · 浙江嘉兴回复
科学发展经济
潮客_dsxzhk · 2024-07-03 07:08 · 浙江杭州回复
人参灵芝在竹林间的舞动,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潮客_32puhm · 2024-07-03 06:58 · 浙江杭州回复
林下种植,既环保又高效,朱村的尝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潮客_qz5sh5 · 2024-07-03 06:54 · 湖北武汉回复
希望程鑫磊的林下套种模式能够得到更多推广,让更多地方的村民受益,共同走向富裕。
潮客_24qwzp · 2024-07-03 06:53 · 浙江杭州回复
面对困境,程鑫磊不畏艰难,带领村民探索新路。
潮客_d7uvhb · 2024-07-03 06:49 · 浙江杭州回复
桑黄、灵芝、人参……这些珍贵的中药材在临安竹林中找到了新家。
潮客_2gmxhr · 2024-07-03 06:47 · 浙江杭州回复
绿色与经济可以兼得,希望这样的模式能遍地开花。
潮客_26wehb · 2024-07-03 06:44 · 浙江金华回复
竹林下套种中药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丰富了农产品的多样性。
潮客_w7mbh4 · 2024-07-03 06:38 · 浙江杭州回复
感谢程鑫磊的努力和坚持,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潮客_dymrhk · 2024-07-03 06:33 · 浙江杭州回复
“北参南移”这个想法真是妙啊!看到长白山人参在临安竹林中茁壮成长,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潮客_3ai6hy · 2024-07-03 06:29 · 浙江杭州回复
朱村竹林下的惊喜,人参灵芝共生,小小改变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