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金华市区首个重大“招院引所”项目,以及浙中科创走廊建设的关键节点,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承载着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浙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
“‘人才如何高质量发展’‘创新如何高质量转化’是高效能科创平台高质量建设的两大根本问题。”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金华研究院院长顾臻表示,将强化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方法,拓展科研资源,力促研究院在人才引育、平台建设、创新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
经皮给药系统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另一重要给药途径。顾臻领衔的未来医药工坊项目团队正在研发一款用于白血病治疗的长效缓释微针,能够连续72小时持续透皮递送白血病治疗药物,从而减轻目前临床患者需要持续数天住院静脉滴注的痛苦。“微针的优点在于给药方式简单,痛感较轻,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自行使用,操作便捷。”该项目有关负责人表示,团队预期2030年完成III期临床试验,随后进入市场。
干细胞外泌体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材料,可作为科研用试剂和医美用原料。研究院高端透皮制剂项目聚焦新型生物材料和经皮递送制剂技术,致力于开发高端医美产品,以实现皮肤修复、抗衰老等功效。“目前,团队已委托生产并成功上市了基于第一代干细胞外泌体原料的医用冷敷贴。同时,第二代干细胞外泌体原料的研发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浙江大学药学院教授、金华研究院高端透皮制剂项目负责人杜永忠透露,该项目已经实现了中试规模的外泌体原料生产工艺,这不仅大大降低了实验室科研材料的成本,还显著提高了试剂质量的一致性。
为给金华当地和省内外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提供优质、高效的分析化学、组学分析、DMPK、含量测定、药理药效、生物制药、以及毒理安全性评价等服务,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转化药学创制中心打造了药学公共服务平台。平台设有液相色谱/质谱室、气相色谱/质谱室、光谱室、分析化学室等,共有59台套大型仪器设备,总值超2000万元。“金华的生物医药企业众多,质检需求量大,我们的优势就是专业高效、价格低廉,目的就是为企业降本增效。”该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可通过预约使用的模式进入平台开展全面的质量检测,目前已为企业提供了50余批次检测服务。
在金华科技城,由研究院自主建设的工业级存储芯片高速测试平台日前正式启动。“以前,这类测试设备和测试核心部件要从美国、日本进口,价格很高。平台投用后,不仅能大大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同时我们还将利用浙大学科资源开设实训课程,培育高端测试人才,实现产教融合,推动信创产业发展。”浙江大学教授、金华研究院工业级存储芯片高速测试平台负责人丁勇介绍,该平台采用全套国产装备,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强,可以为汽车电子、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智能安防、消费电子等应用领域的存储芯片产品及测试装备提供概念验证、测试方案评估、数据模型分析、测试程序开发和芯片终测等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
“在成果转化过程中,我们特别突出企业在产学研融合中的主导地位,围绕‘企业’这个关键词,通过注册企业、与企业合作共建创新中心、构建服务企业的平台、帮助企业孵化管线等形式,把成果转化做实,大力推动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为了更好地服务本地产业发展,研究院建立了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科研人员与企业、机构结对合作。
2023年,在金华市科技局的牵头下,研究院协同市金投、金东区和金华开发区等组建政产学研联合科创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分药学方向和信创方向两支产业基金,每支基金各5亿元。同时,研究院认真学好用好“地瓜理论”,通过建设杭州—金华转化药学协同创制中心等形式探索校地地合作新机制,提升人才汇聚效率和创新成果转化效能,系统推进大平台建设、大先生引育、大企业孵化。
目前,研究院已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或研发中心17家,企业投资总额超过5700万元。同时,研究院还入驻了32个项目团队,孵化或引进了40家科技企业,并建成了金华转化药学孵化器,加速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