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悄然而至,部分家长看到孩子成绩单后心情往往变得格外沉重,尤其是当孩子在作文这一重要环节上遇到难题时,更是让家长们倍感焦虑和着急。有不少网友表示,“孩子每次写作文都是东拼西凑”、“孩子看到作文题目后脑子一片 空白,家长也跟着着急”。
作文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不仅影响着孩子的学业成绩,更是对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考验。如何解决孩子作文困扰,成为了许多家长关注的焦点。
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浙江绍兴嵊州市剡山小学,给出了一个经过实践检验的答案。自2016年起,全校开始开展习作多维赏析教学,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变得乐习作,敢习作,善习作。
剡山小学教育集团校长周幼红向记者介绍,习作多维赏析教学是以学生的习作为赏析素材,从方法、内容、体裁等多个维度,通过欣赏同伴习作,分析挖掘优点,反思自己习作的不足,从而提高习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一种教学方式。
剡山小学教师上课场景。图源:受访者供图
黄晨瑶是剡山小学六年级学生,以前的她面对作文题目时往往不知道写什么,文章缺乏条理和逻辑性,害怕写作。但自从接触了习作多维赏析后,黄晨瑶的变化很大。
“上课过程中,老师会对作文结构进行拆分,对关键句进行讲解,并为优秀句给出讲解和替换练习示例,让我们能举一反三,从而达到写作能力逐步提升的效果。”黄晨瑶说道。
“不仅是黄晨瑶,很多孩子的写作兴趣都提高了。他们在写作时会围绕某个中心点展开,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表达更为明确。最重要的是,她现在爱上习作课,不再害怕写作。每次交完作文,就会催促我批改作文,好在课堂上进行评价赏析。”六(4)班班主任姚艳虹说。
目前,剡山小学的习作多维赏析教学主要是针对小学三年级及以上年级的学生,这又是为何?周幼红表示,因为三年级正是作文的起步阶段,由简单的词句逐步拓展到段落和篇章的构建。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学生会感觉到无从下手,从而产生恐惧心理,所以需要进行习作多维赏析教学。
四年级的语文教师费春亚对此深有体会,上学期的习作课上,费春亚让学生以“记一次游戏”为主题写一篇作文,由于题目过于宽泛,同学们感觉无从下手。于是,费春亚便组织大家在课堂上一起做“挤眉弄眼吃饼干”的游戏,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游戏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再进行写作,学生们感觉这次习作一下子变容易了。写完后,费老师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赏析。
习作多维赏析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习作兴趣,也让授课老师在教学中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长期以来,语文教师中流传这样一句话,“作文难,作文难,作文课上不开颜”。部分教师缺乏有效教学模式,长期对学生进行枯燥乏味的训练,导致习作教学与学生想要的脱离。
自从学校开展“习作多维赏析课”以来,大部分孩子的习作能力得到提高。那么现阶段孩子们对于习作又持怎样的态度?
学生经常反映,“不知为谁而写”“为什么而写”。费春亚表示,虽然小学生对写作的目的不明确,但他们希望教师给予写作帮助的愿望强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剡山小学老师们在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中,有意识对相关写作内容安排了情境的创设和习作支架的设计。
剡山小学教师上课场景。图源:受访者供图
在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姚艳虹看来,教师要以学生的习作需求为出发点,关注到学生本次写作的最近发展区在哪里,提供给学生精准而有效的习作支架。有了好的写作材料,接下来要引导学生完成“构思”,例如通过图标构思等。
“有些题目很宽泛,看起来很抽象,我们不知道怎么去写,通过老师的引导后,我们知道可以在题目前后添加限制词或内容,使得作文主题更加明确。”四(4)班的袁梦晗表示,老师会在课堂上示范在写作前列出思维导图,一下子扩大了思维空间,使文章内容变得丰富,思路开阔。
自全校开展习作教学以来,周校长发现了许多变化。同学们提高了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班内学生单元习作达到优秀的比例大大提高,学生习作每学年在各级各类比赛或报刊杂志发表达200余篇。“相比这些,更重要的是,一提到习作,孩子们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