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潮新闻
高考分数公布后,一则关于“老天爷追着赏饭吃”的故事在浙江衢州坊间不断传播:衢州高级中学考生吴梓航是一名体育生,曾获得过全国青少年地掷球比赛的冠军,去年12月,小伙子脚腕骨折被迫放弃体育专业考试,静下心冲刺文化高考,半年后以601的分数考上大学。这一成绩或许并不起眼,却令人深受触动并为之由衷喝彩。
一位体育生因脚伤被迫放弃体育高考,无疑是极其沉重的打击。众所周知,体育类考生的文化成绩要求相对比较低,作为曾获得过全国青少年地掷球比赛冠军的苗子,参加体育高考本来具有很大的优势。然而,一次训练中发生的意外创伤,让他无法参加5个月后的2024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专业术科测试。原本的优势突然荡然无存,这样的“落差”几人能坦然承受?
现实中,不乏有学生遇到一点不顺,就怨天尤人。尤其是突然遭遇巨大的“落差”,更难适应,往往只会长吁短叹,徒生焦虑,不仅于事无补,还会让自己陷入恶性循环。比如,有的孩子从初中升入强手如林的高中后,原本的“学霸”跌落尘埃,不乏因为“想不开”而自暴自弃乃至心态崩溃的。小吴能在焦虑彷徨中迅速调整心态,及时止损转换“赛道”,其内心之强大可见一斑。虽然是无奈之举,这样的决断也足以彰显魄力和勇气。诚如该校党委书记赵海亮所言:“我不仅是因为他作为体育生的逆袭而感动,更感动于他面对选择时的那份坦然与坚定。”
作为体育生,小吴此前因为体育训练需要耽误了不少文化课的学习时间,短短半年,能否“填坑”成功,也是巨大的挑战。他抓住一切零碎时间,攻坚薄弱环节,积极主动找老师提问,试着将自己的薄弱知识讲给别人听,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他的学习方法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秘密”或“诀窍”,关键就在于通过各种方式持之以恒地把不懂的知识搞懂而已。事实上,很多学生之所以学不好,绝大多数都不是智商问题,而是缺乏拼搏精神和韧劲,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了,怎么可能攀登高峰?
“不管别人怎么看我,我始终保持自己的节奏,保持内心的宁静。”小吴同学能把迷茫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并用半年突击冲刺一举“逆袭”,其专注平静的心态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钦佩学习。有人说,高考是一场成人礼。鉴定是否“成人”的标准,并不是分数的高低,而是有没有战胜和突破自我。站在这个意义上讲,无奈改换“赛道”的小吴,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人礼”,确实非常了不起。其601分的含金量成色十足。不屈的人生散发出来的光芒,或许对众多普通考生更具有启迪意义。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无限种可能,遇到困难不气馁不放弃,选择合适的道路并坚持下去,谁都可以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学校能否真正做到“为生命成长而教”,同样值得引发教育者们深思。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