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将福寿螺冒充田螺出售,法律要铁拳痛击

潮新闻 评论员 项向荣2024-06-30 05:53全网传播量10.5万
00:00
00:00

图源:汉寿融媒

近日,据媒体揭露,湖南汉寿某加工厂用福寿螺冒充田螺,销往餐饮店和预制菜工厂。工作人员称加工后难辨真假,成本大幅降低,客户乐购,每年有数百吨流入餐桌。目前当地相关部门已查封涉事企业。

如果不是2006年北京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寄生虫传染事件,福寿螺可能还会是夏天夜宵江湖里的头牌。据卫生部门调查发现,一头福寿螺体内寄生虫可高达6000条,令人毛骨悚然。

当然,可能也有些人会觉得,福寿螺不是在东南亚一些国家都被允许食用的吗?专家指出,从不同受污水体中取得的福寿螺,除可能存在寄生虫问题外,还有重金属、新污染物等其他潜在风险,或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综合考量我国的农业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以及福寿螺生长的水质状况等因素,现阶段我国放开食用福寿螺不妥。

福寿螺的确熟透了能吃,只是熟透了很老味道不好,所以就怕一些商家为了顾客的味觉感受,有意无意地不将福寿螺彻底烧熟。食用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可能感染脑膜脑炎,引起头痛、发热、颈部强硬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危害很大。

原本,人们以为通过外观就能轻易区分福寿螺和田螺,但此次曝光的商家,却“巧妙”地将福寿螺处理成螺肉进行销售,使得消费者难以辨别。如此将福寿螺冒充田螺,用丧心病狂来形容一点不过分。

那为啥商家敢昧良心铤而走险?首先是巨大的利益诱惑。随着我国本土淡水螺的人工养殖产量下降,加上不少省份实施禁捕退捕政策,田螺市场缺口显存,而近五年来,福寿螺在长江流域一带处于“爆发状态”,这导致两者出现巨大的价格差。一斤田螺,带壳的3元,冻肉10元,可福寿螺带壳5角一斤,冻肉也才4元一斤。相差几倍的价格,让不良商家为了钱昧了良心。

更重要的是,目前我国相关食品卫生法对类似行为的处罚力度或仍有待加强。针对此类食品安全问题,几万十几万元罚款对不法商家能起震慑作用吗?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所以,这次事情曝光后,很多人就呼吁,对于涉事黑心企业不能仅仅查封了事,对这种危害公共健康的行为,法律惩处应更加严厉,这类“害群之马”应永远不得从事食品相关行业,且纳入征信黑名单。

食品安全无小事,不仅要加强事前的监督管理,同时还要加大事后的处罚力度,对于那些昧了良心赚钱的黑心商家,法律要铁拳痛击。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21)
花落Flow · 2024-06-30 14:31 · 浙江杭州回复
餐桌安全,不容丝毫侥幸!
潮客_dsxzhk · 2024-06-30 14:26 · 浙江杭州回复
田螺福寿螺混淆,商家良心何在?法律须出重拳
潮客_24qw45 · 2024-06-30 14:26 · 浙江杭州回复1
食品安全,关乎生命!法律重典治乱,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还市场清明。
萌妹子小男孩 · 2024-06-30 14:21 · 浙江杭州回复1
诚信经营,底线不能破!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保障百姓餐桌安全。
草莓酱蘸面包 · 2024-06-30 14:16 · 江西南昌回复
强化法律震慑力,让黑心商家无处藏身。
那年杏花微雨 · 2024-06-30 14:16 · 浙江杭州回复
福寿螺冒充田螺,岂是降低成本那么简单?食品安全,不容一丝妥协!
潮客_w7mbh4 · 2024-06-30 14:06 · 浙江杭州回复
这些人也太可恶了吧,这可是会人命的啊
潮客_dsbth5 · 2024-06-30 07:58 · 浙江杭州回复
法律,该出手时就出手!
潮客_sjqbhn · 2024-06-30 07:43 · 福建福州回复
监管要到位,法律要硬气!
潮客_24qw45 · 2024-06-30 07:39 · 浙江杭州回复
法律要硬起来,让黑心商家知道,欺诈舌尖上的中国不行!
我就是我 · 2024-06-30 07:24 · 浙江杭州回复
太可恶了,一定要好好打击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潮评丨专家医生直播唱歌,“怒放的生命”治愈自己也抚慰他人
潮评丨人狗同桌进餐,公共场所这种宠爱要不得
潮评丨“人狗共餐”引争议,“宠物友好”当有边界
潮评丨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