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西湖区古荡街道古东社区,都是老的预制板的房子,有些好多人家装修把部分墙拆了,还有把双墙改成单墙的,一层更有十几户人家破墙开店,会不会对房子产生安全隐患?能否让有关部门管一管,让我们住得更安心。”
杭州市民姚先生致电潮新闻“记者帮”,诉说心中所求。
近日,跟随着姚先生,记者前往实地探访。
盛锐/摄
一条小区“商业街”,店铺改造过的真不少
从益乐路杭州古荡小商品市场一侧小门进入,能感受到“商业街”的热闹。
早上10点多,每个路过的小区居民,都会往菜摊瞅两眼。来去之间,上了年纪的居民为主。
“我搬到这边6年多了。”姚先生就住在靠近“商业街”的一栋楼,从他住进来起,这排一楼的房子就已经是各种各样的小摊。
从14栋一直绵延到11栋楼下,百余米的道路上分布着十数家小店,其中既有蔬菜、肉、水产等农副产品摊位,也有百货店、服装店等生活用品店,还有一家理发店。
所有店铺都采用了同样款式的招牌,店铺的经营范围都拓展到了门口的台阶区域。
盛锐/摄
不过从户外看过去,各家的布局都不太一样。
比如街口的菜店,拆掉了原有的门框,在走台阶过道外侧增加了卷闸门,而中间一家蔬果店,却在台阶过道区域增设了木质隔断。
理发店的从门口往里望去,几乎没有隔断墙,很通透,大门也换成了玻璃的。有一些没有租出去的店铺,门口还挂着租房电话,不过台阶过道上也有摊贩在售卖商品。
每隔三四个店面,就是单元楼的过道。
“从我搬过来就是这个样子。”姚先生介绍,这片区域原来是住宅,二十年间渐渐被改造成的店铺,基本上都拆除了部分墙体结构,尤其是大门。
他说,这个小区建成三十余年了,是老式的预制板房,“我咨询过一些单位,预制板房的墙体都是用于承重的,不好拆的。”
有居民担心,双墙变单墙,会不会有安全隐患?
在“商业街”的尽头,该单元101依旧住着人,没有改变使用性质,也没有对房屋格局进行调整。
未改变格局的101 盛锐/摄
该户住着一位老先生,正和好友聊天。征询了他的同意后,记者进屋看了看。
“住进来快30年了,就改了一次煤气,都是原来的样子。”老先生介绍了自己的屋子。可以看到,房间不大,40平米左右,呈长条形。
从大门往里走,依次为厨房、客厅、卧室和厕所,厨房和客厅以及客厅和卧室之间都有隔墙。
其他店铺,不少都拆除了这两堵隔墙以及大门。在老先生的印象中,这条街是二十年间慢慢形成的,“好像就我一户没改了,平常会有些吵的。”
在现场,记者并没有看到墙体上有明显的裂痕。姚先生表示,去年小区重新粉刷,估计是看不到了。
水果店增加的隔墙 盛锐/摄
“我们是这条街上最早开店的。”理发店老板娘表示,自己的店2003年就开了,到现在已经超20年了,“所有墙体都没动过,大门确实有改。”
老板娘回忆,刚开业的时候,城管、社区都是来店里看过的,“当时因为大门不合规,还被罚了1000元并进行了整改。”
除了“商业街”以外,姚先生要提到,小区里部分新购置房子的业主,在重新装修时拆除了阳台上的墙体,扩大了阳台门,也有业主将双墙改成了单墙等等问题。
记者在小区里转了转,几乎所有住户都封闭了阳台,透过窗户可以看出,里面是老式风格的阳台——有一扇窗户和小门。
封闭之后的老阳台 盛锐/摄
小部分业主对阳台进行了调整,拓宽了阳台门,也用上了更时尚的玻璃门。
“我们家其实也是,前业主改的。”在姚先生家里,阳台也进行了调整,包括进门处也增加了壁龛,“双墙变单墙其实就是类似将墙打掉一半,或者换更薄的砖重砌,变相扩大了面积。”
对此,姚先生摇头,“这些年,全国各地也发生了几起房屋倒塌事件,我有些担心我们小区的房子,万一出问题,那就是大事了。”
姚先生家被前业主调整过的阳台 盛锐/摄
社区会安排第三方公司对小区结构安全进行检查
随后,记者也联系上了属地西湖区古荡街道古东社区。
“小区内的这条‘商业街’,其实是上世纪90年代的历史遗留问题。”古东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感谢潮新闻以及姚先生对于小区安全的关心,作为建成近40年的老小区,维护小区安全也是社区的主要工作之一,“相关问题,我们会会同街道以及有关部门进一步调研。”
该负责人也提到,考虑到居民的生活需求以及二十多年来的生活习惯,彻底关停街区也不现实,“我们会尽快安排第三方公司对小区的结构安全进行系统性检查,结果也会及时对居民公布。如果发现问题,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加固或者相关的应急处置。”
对于拆除墙体的问题,社区表示,“预制板房也会存在隔墙和承重墙的区别,未来我们会和物业一起加强监管施工监管,对于确实存在拆承重墙的行为,也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时进行处置,保证居民居住安全。”
“记者帮”将继续关注此事进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