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秦山打造乡村博物馆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潮新闻 通讯员 周懿 张剑婷2024-06-28 10:14全网传播量858
00:00
00:00

乡村博物馆,承载乡村历史与文脉,是根植于乡村、留住乡村记忆、文旅融合背景下应时代而生的产物。近年来,海盐县秦山街道充分发挥已有基础优势,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特色、传统手工艺以及当地村史等,因村制宜,注重特色,打造有品位、有特色、有新意的乡村博物馆。截至目前,秦山街道的盐馆和国遗滚灯馆已入选省级乡村博物馆。

近期,北团村的竹编馆正在改造提升馆内展陈逻辑、展陈主题等内容,积极申报省级乡村博物馆。竹编馆建于2023年,展览面积200平方米,也是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殷超老师的传承基地。馆内从生产、生活、文化、艺术、编织技艺等多方面展示了竹编的历史风貌。以“新、奇、特、绝”为原则,链接青神竹编大名鼎鼎全能型竹编大师、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殷超大师,特别引入其竹编画作品《中国百帝图》、《百寿图》、《秦皇观潮图》等,弘扬非遗文化的同时,助力乡村共富。值得一提的是,《秦皇观潮图》以殷超大师独创的“草图快速编织法”编织而成,以海盐为原底所创作的盐字竹编画,该作品由薄如蝉翼、细如发丝的竹丝编织而成,栩栩如生地描绘了秦始皇东巡时,曾登临秦山,遥望东海的一幕。作品长1.33米,宽0.4米,但厚度仅为0.03毫米,展现了殷超高超的竹编技艺。

据了解,殷超将指导当地村民学习竹编技艺。“把我们的竹编技艺带过来,让村民们学习制作一些高附加值的工艺作品,带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增加收入。”殷超说。

目前,北团村竹文化馆免费对外开放,一楼用于研学,让参观者体验竹文化;二楼主要展示以殷超为代表的大师作品。除了已对外开放的竹文化馆,北团村和文旅公司正开展村企合作,竹盐工坊、竹制餐厅等竹元素场所也已进入规划。

竹编馆除了展示与竹编技艺相关的工艺美术品,也为观众提供活态展示、手工体验等研学活动,让大家近距离了解竹编。在一楼活态展示与体验区,主要展示青神竹编与海盐本土竹编交流后制作的生活器具,以及观众动手制作的作品。

“省级乡村博物馆建设是一项民生实事工程,接下来,我们在做好硬件提升的同时,也将继续深挖竹文化的历史文脉,加强对竹编技艺的发扬与传播,让竹编馆成为竹编文化的展示窗口,让乡村博物馆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名片。”秦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