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10点14分,水位7.17米;10点31分,水位7.16米;15点35分,水位持续上升,赶紧调控……
进入汛期以来,杭州市西湖水域管理处信息数据科科长蒋志坚的神经总是绷紧。
像今天(6月27日)一样,他必须时时刻刻关注着西湖的水位,通过调控闸门,尽量维持西湖水位在7.13米至7.23米之间。
汛期间的西湖水位,不仅影响着湖面上船只的通行安全,更关系着游客们游览的安全等。
这意味着,保卫西湖水位线,这是汛期里必须要打赢的战役。
不到9个小时西湖水位上涨17厘米
一个小时西湖涌进了远超6.38万立方米的水
西湖防汛过程中,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6月23日。
当天杭州降水量较大,西湖已打开了九个闸口排水。九闸全开的情况下,水位上涨速度依然出乎意料:早晨6点半,西湖水位7.20米,不到9个小时,下午3点15分,西湖水位已经达到7.37米。
7.20米到7.37米,结合时间把数据拆解,西湖进水量之大让人咂舌。
记者 吴煌 摄
西湖水位不到9个小时上涨17厘米,“在九闸全开的情况下,我们测算了下,西湖一个小时大概涌入了超6.38万立方米的水量。”蒋志坚说,那一天,是他最焦虑的时刻。
他的担心,不无道理。
从下午3点15分开始,西湖的水位长时间维持在7.37米。
“一是不知道暴雨还将持续多久,二是山上溪流的汇水量较大。”九大闸口已拉到极限,西湖的高水位却纹丝不动。
每隔几分钟,蒋志坚就看一眼水位监测平台。
“还没有降下来!”
记者 吴煌 摄
连日下雨,西湖周边的土壤含水量高,已无法吸收雨量,山水持续汇入西湖。“降雨和汇水叠加,从持续的高水位判断,我赶紧提醒相关部门在风波亭等西湖周边低洼地带放置防汛挡板、堆叠沙袋、打捞湖面垃圾等具体工作,同时向下游全力排水。”
晚上10点50分,依然7.37米。
直到晚上11点后,雨势渐小,西湖的水位缓慢下降。
闸门什么时候开?拉高多少?
智慧调控给西湖控水“增智”
事实上,从宣布进入汛期后,西湖的水位调整已提前开始。
“我们有智慧数字模型,能大概算出,每降1毫米雨,将汇入西湖多大量的水。”蒋志坚说,前期降雨少,西湖周围山区土壤含水量低,汇入西湖的水较少。但后期降雨多,土壤含水量近100%,每降1毫米雨,约有2万多方的水汇入西湖。
正是有数字模型,所以能确定九大闸门拉高多少,什么时候开闸门排水,排水多长时间水位大概能到多少米。
“就像一个数字卫士,让我们能基本上精确把控西湖水位。”
此次汛期中,因西湖位于全市河道水系中较高位置,水位上涨时打开闸门,水流便会顺势流向市区河道,譬如运河、古新河等。
但与此同时,山水、马路上的流水等多样水流也汇入了西湖。
“所以,此次西湖中汇入了不少山水和西湖周边道路上的水流,有些面源污染。”蒋志坚说,这项工作也是比较重要的,防汛很忙碌,但下一阶段的工作丝毫不能懈怠,“我们要做好改善西湖水质以及本轮降雨后迅速恢复西湖游览秩序的准备工作。”
事实上,蒋志坚是众多防汛一线人员中的一个缩影。
水域管理处提供
水域管理处提供
为防汛工作取得胜利,西湖水域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这段时间内,工作人员们万众一心防汛,及时发布西湖船只限行、停运等安全指令,做好岛上游客疏散工作;及时提醒有船单位加强码头安全管理,水域不间断开展码头安全检查,督促船企对船只泊系缆绳加固,及时做好手划(摇橹)船等船舱积水清理,检查充电设施安全,铺设码头防滑垫等工作;做好航道、出水口等清障畅通工作,加强对西湖小南湖、圣塘闸出水口隔栅堵塞物的清理,在湖西非航道水域紧急清理入湖溪流漂浮垃圾,共清理垃圾、断枝、树叶约55吨;在集贤亭、风波亭等临水区域已拉设警戒线、增加安全提示等,保障人身安全。同时对部分公厕、地下室、钱塘门遗址等地势较低处增设沙包拦截,累计安置沙袋300余只。
“为应对随时突发的情况,安排应急抢险队伍3支,预备人员45人,并进入24小时值守状态。”西湖水域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辖区情况平稳。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