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腹痛难忍,每天靠止痛片度日,还被告知要切除子宫,37岁的她一度崩溃……

    潮新闻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张冰清2024-06-27 08:13全网传播量20.4万
    00:00
    00:00

    37岁的程女士(化名)最近的经历可以用过山车来形容:剧烈腹痛一个多月,茶饭不思,到医院检查,被告知要切除子宫,“完全接受不了。”万幸的是,在辗转就医中,她找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黄东,不仅解决了腹痛的问题,还保住了子宫。

    腹痛月余,要切除子宫?

    程女士一直以来都有痛经的问题,每个月来例假,都会不舒服,但也没有到特别严重的地方,“总是忍忍就过了。”

    但一个月前,来例假时,她腹部剧痛难忍,而且例假都结束了,腹痛还一直在持续,疼痛还蔓延到腰背部,出现腰背酸痛,甚至腹泻。这种情况下,程女士到当地医院就诊,检查结果提示她是子宫腺肌症。

    这是一种算是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一般来说,是因为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导致周期性的增生、剥落和出血。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在宫腔内生长,月经期间,子宫内膜脱落,经血经宫颈排出。但由于特殊原因, 比如多次妊娠、流产刮宫、子宫内膜炎等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子宫内膜侵入肌层,局部反复出血引起淤血、囊腔、肌层增厚等情况,产生进行性加重疼痛。”黄东主任表示。

    当地医院的医生建议程女士服用止痛药和对症药物治疗,情况好转了一些,但一周后又出现了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这次还伴有间断性阴道流血。

    在家人的陪同下,程女士到杭州来就诊,“做了磁共振、B超检查,也说是腺肌症,位置不好,囊性变,还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建议我开腹切除肌瘤手术,还要切除子宫。”

    程女士觉得很难接受,“怎么突然间就要把子宫切了?”

    黄东医生在讲解子宫腺肌病的原因

    不仅腹痛停止,还保住了子宫

    不甘心的程女士找到了黄东主任,希望能多听听不同医生的意见,看有没有其他治疗方法。

    “我们完善了相关检查,和团队评估了她的病情和以前的影像学资料,首先觉得她是不需要子宫切除的。”黄东解释,程女士属于子宫腺肌症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她的子宫左侧后壁有一个大概4厘米大小的病灶,对照既往的B超检查,这个病灶最初是2厘米,“也就是说,短期内很快增大,这个是导致她腹部疼痛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程女士的子宫后壁与肠管大片致密粘连。

    “虽然手术难度相对比较大,但可以通过腹腔镜切除病灶,一般不需要开腹。” 黄东主任说。

    那段时间,程女士腹痛加剧,每天都要靠吃三四片止痛片,才能略微缓解。检查结果出来当天,黄东已经排了30多台手术,程女士的手术排期可能要靠后,“但她实在痛到不能控制,我们还是给她安排到当天,尽快手术。”

    在手术中,黄主任为程女士切除了该病灶,处理了盆腔内异和肠管粘连,为了巩固治疗,还放置了曼月乐环,可以控制子宫腺肌症复发。

    手术后,程女士的腹痛立刻缓解,“真的是立竿见影。” 第二天,她便可下床活动,几乎无痛感,也不用再服用任何止痛药。术后3天,程女士就恢复良好出院。

    近3成不孕症女性被这个病困扰

    黄东主任解释,子宫腺肌病最典型的症状是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子宫均匀增大或局限性隆起还会引起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多次妊娠与分娩,宫腔手术操作等导致子宫肌层损伤,雌激素水平高等是发病的重要原因。

    目前统计认为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约为15-23%,其中60-80%的患者会出现痛经及慢性盆腔疼痛的症状,约有20-30%的不孕症女性患有子宫腺肌症,还易造成流产、早产,严重的患者影响辅助生育妊娠结局,试管婴儿成功率低。

    “当怀疑患有子宫腺肌病时,可以通过B超,磁共振以及血清CA125水平检测等进行诊断。”黄东主任表示,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治疗要充分评估卵巢功能、腺肌症的大小和类型。目前子宫腺肌病的治疗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为消炎镇痛类药物,如布洛芬,或者注射GnRHa,放置曼月乐环等减轻出血和疼痛的症状。

    年轻或希望保留生育,手术治疗主要为腹腔镜或开腹腺肌症病灶切除术,可以改善症状,提高女性自然受孕和辅助生育的妊娠结局;针对无生育功能的患者,也可以考虑彻底的子宫切除术。  

    “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