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巡塘古镇的铺地界石

创作者平台 国强2024-06-26 06:58全网传播量5186
00:00
00:00

小住江苏无锡,终于有机会游玩了太湖鼋头渚、蠡园、南长街、南禅寺、惠山古镇、寄畅园等著名景点。由于本人一直居住、生活在浙东古镇丰惠,对古镇情有独钟,无锡的惠山古镇和南长街都特地去了两次,慢游细品古镇的特色和韵味,深感这两处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镇风貌保持的完好,商业开发比较成熟成功,特色产品的丰富多彩,使得游客比肩熙熙攮攘。在古镇保护和开发等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丰惠借鉴学习的地方。

从百度地图发现,在住处不远还有个巡塘古镇,就想也去一游。

下午,下了两天的大雨初停,气温凉爽,就独自去往巡塘古镇,打车起步价就到了。镇口一个不大的小广场,中间是一堵高低有致的青砖墙,一侧墙上是巡塘镇三个大字及内容简介,墙边有一个仿古凉亭伴太湖石砌假山;墙另一侧是台底石砌台顶青瓦飞檐的戏台。广场地面是整齐的淡褐色石条和石块铺就。

巡塘古镇,位于无锡市南部,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尽管它的历史并不像其他古镇那样悠久,但这里的风光却丝毫不逊色于那些热门古镇。三面环水,紧靠巡塘河,有几座石桥联接,这个古镇因其地理位置而得名“巡塘镇”。

漫步在巡塘古镇的街头巷尾,可以感受到古朴而宁静的气息。茶楼、面馆、邮局、杂货店……老式商铺依然林立在街道两侧,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民国初年古镇最繁华的时代。静心闭眼似乎还能听到当年的叫卖声和喧闹声。

过桥进入古镇,街道依河而建如“回”字形相联,沿街老房子好像新修整不久,被整体开发成民宿统一经营。这里的建筑多为江南瓦房,只有巡塘镇救熄会是一座老洋楼,现在已经被改为一座茶馆,游客可以在这里品茶赏景,感受那种宁静和悠闲。

“回”字形中间是一座后花园——听泉园。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小桥流水、楼阁亭台、假山奇树……可以在这里听到潺潺的泉水声,坐在亭中还可以听到不知从哪儿传来的音乐。虽然听泉园的面积不大,但也精巧极致。出听泉园大门对面是有高大砖雕门楼的至达园,现为住宿者的餐饮处。两处大门中间的空地和街道一样都是石条铺就,石条长一米左右,宽约二、三十公分,比我们丰惠大街上铺路的平直光滑规则多了。

低头之间发现铺路石条有一些有刻字,光至达园门口就有十几块,好奇心下仔细看视,刻着:“马府界”“世德蒋第界”“包界”“继志堂陈界”“振新堂周”等等,原来都是一些老房子墙角的立石界碑,在古镇重新修复时,这些界石都被用来铺路了,因为刻字一面光滑,所以都被露出在路面。

一直的爱好和好奇心,让我低着头在古镇所有铺着石条的路面,仔细地寻找了一遍,并用手机拍下了所有有刻字的石碑。回家一数有六十多张,其中残缺界石五张,非界石七张。

刻字阴阳两种刻法都有,其中阳刻十二张,比阴刻显得考究得多了。阴刻有宋体大字,也有极简单的手写体。

界石的刻字有多有少,较简单刻的有“包界”“颜界”“金界”,这是普通平民家的墙界,“张玉照界”“高奋云界”“当湖屈界”应该也是类同的。还有一块极筒单的单刻一个“陆”字;有较自豪一点的刻“马府界”“陆府界”,没有高人一等的地位、身份与财富,一般人不会自称宅为府的。其余界石都带堂号。

堂号是旧时一户人家的称号。历史上名门望族大多有本家族的堂号,而且对堂号十分重视。百姓们称呼某一家族也常常用“某某堂”来代称。可以说如果没有堂号,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大家族。从功能上说,堂号的意义主要在于区别姓氏、区分宗族,劝善惩恶,教育族人。

堂号最早出现在1700多年以前,出处还与我们上虞先贤、东晋时期大名鼎鼎的太傅谢安有关。相传淝水之战以后,晋朝孝武帝驾临谢安官邸,见其庭园中有一株雄伟大树,长得青翠茂盛。当时,孝武帝指着大树对谢安言道:“此乃谢家之宝树。”谢氏遂以“宝树”为堂号。唐代王勃撰《滕王阁序》文中就有“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之句。这一堂号也跟随了谢氏家族千百年之久,至今还是上虞东山谢氏之堂号。  

没有刻界字,单刻姓加堂号的有:“吴树德堂”“王存仁堂”“周凝远堂”“滕有于堂”共四张;单刻堂号加姓的有“耕砚堂钱”“麟趾堂浦”“容德堂贝”“振新堂周”“德荫堂李”“澹宁堂马”“★善堂周”共七张;姓加堂号加界字格式的有:“赵润德堂界”“朱存余堂界”“雷景福堂界”共三张。

所拍摄的界石堂号中有几块较有名,如“三槐堂王界”。宋代王祐曾手植三棵槐树于庭院,言其子孙必有位居三公者(古代百官朝会,三公对槐树而立,故以三槐象征三公),其子王旦果然位列宰相,当政十余年,深为朝廷寄重。其后人便以“三槐堂”为堂号,成为中国王姓中名人辈出的名门望族,与太原王氏、琅琊王氏并列为王氏三大支派。

“红顶商人”胡雪岩在创办药房时本想取名为“余庆堂”,但因这是秦桧曾用过的堂名而改为“庆余堂”(现全称为胡庆余堂国药号),取义自《周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寓意行善的人家会有吉庆之事不断延续下去。同时,“庆余堂”这个名字也含有庆祝延续和积善得福的意思。这块“余庆堂胡”不知是否与杭州胡庆余堂有关。

胡庆余堂是药房,这些堂号中有几个是现在无锡药房的名号,如“润泽堂”“怡善堂”等,不知是否是这些堂号的延续?

另有两块较特殊的,一块是“银宝库”,另一块是“水上训练作业场”,百度上查不到出处,不知有谁知道?

还有一大三小四块“后土之神”的刻石,小的与界石大小无异,大的如课桌。后土之神《玉尺经》云:“安坟吉位定后土,福德正神归其位。”后土能守护宅茔,挡凶煞,纳山川灵气以辅墓穴。所以后土之神位常立坟茔之后或侧。巡塘古镇周边不近山,想必周近曾经也是坟莹四立。

巡塘之行,不仅看到了独特的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古镇,其独特的开发形式还是很值得其他古镇借鉴的。但其把如此多的界石、石刻铺于路面,多少使人有不重视历史与人文之嫌。

必竟每一块界石都是一份寄托,一份先人对后代的遗存;每个堂号都是一个家族的一段历史与传承。虽然现实社会堂号、界石已很少见,但正因为少见了,更应该加以重视与保护。如此多的界石集于一处不大的小镇,可见当年此处的商号林立与繁华。

但愿这些历史见证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湮灭无闻。在丰惠我也曾拍到过两块界石,一块是木桥边的“谦益丰墙界”,另一块是位于东小街的“留余堂郑界”,现在丰惠保存下来的界石并不多,但立界石应该是江南古建筑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其初意是营造房以后,相邻之兄弟或族人或邻居之间,为了防止地界不清起争端,而在关健的点位立石以作标记。这在以地图表记房契以前是一个不错的科学办法。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实用价值,但其文字所表现的书法石刻艺术,堂号所体现的承继先祖美德,劝善惩恶,教育族人的精神,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应该得到相应的保护。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1)
潮客_江浙一兵 · 2024-06-30 06:51 · 浙江湖州回复
作者是细心之人,写的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