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一面锦旗送来一道喜讯!扶鹰教育帮助厌学高中生走进“985高校”

    潮新闻 文/张蓉 通讯员 白兰2024-06-26 04:39全网传播量1036
    00:00
    00:00

    6月7日早上,当高考的第一场开考铃声响起时,已被“985高校”提前录取的徐同学,和父母经过一夜的自驾,从安徽合肥来到浙江杭州。

    站在杭州扶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厅里,徐同学和母亲崔女士各持一面锦旗,想在第一时间用这种方式,把成功上岸“985高校”的好消息分享给扶鹰教育的老师。

    徐同学把锦旗郑重地递给扶鹰教育创始人王金海,表达感谢:“因为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与我沟通的方式出了些问题,从高中开始,我变得叛逆,抵触学校,不愿意去上学。2022年暑假,在妈妈的带领下,我开始接触扶鹰。随着持续学习,我找到了学习动力,也重新拥有幸福的家庭。感谢老师们的指引,影响了我的妈妈、我的家庭,帮助我取得今天的成绩。”

    现场,崔女士数度哽咽落泪:“几年前的我,看到自己对孩子多年的精心培养‘鸡飞蛋打’,家不成家,焦虑得见谁都哭。在扶鹰的帮助下,我看到了孩子的蜕变和成长。”

    这个家庭的背后,究竟发生过怎样的故事?扶鹰教育又如何影响了他们?

    徐同学一家给扶鹰教育送来锦旗。(受访者供图)

    从“别人家的孩子”到“不听话的逆子”

    崔女士对女儿表达爱的方式,和万千鸡娃家长们一样,就是舍得花钱、用心栽培。周末、假期连轴转的培训课、补习班,把孩子的空余时间挤得满满当当。“早上7点出门,晚上11点才回家,基本上是我每天的日常。特别是上高中之后,周一到周五住校,周末回家继续补习,甚至周日下午2点返校,上午这半天也要去上课。”徐同学说。

    2021年中考,徐同学考上了合肥重点高中。在崔女士眼中,女儿从幼儿园到高中,一路名校,多才多艺,少不了自己严抓严管的功劳。女儿的优秀,让她更加笃定了这种教育方式的成功。“偶尔,孩子表达出自己不想去上课的想法,我非常不理解。钱都交了,怎么能不去?”

    徐同学站在学校门口不想进去。(受访者供图)

    直到2022年5月,一次周末返校前,女儿明确提出自己不想回学校。“下午3点开始收拾东西,到6点还没出门,老师都打来电话问怎么还没到校。当时,我不明白孩子内心的抵触和痛苦,只顾批评她磨蹭。等好不容易把孩子塞回学校,就感觉万事大吉。”

    有了第一次,就有了无数次。后来,徐同学经常无法准时返校,甚至和父母爆发激烈冲突,拖延到周二周三才被强行抓回学校,等周五放假一回家,再回学校又成了一桩难事。

    为了女儿,崔女士和丈夫开始东奔西走,四处取经学习。

    坚持,是她的制胜秘籍

    “最初,提到家庭教育,我很抵触。”崔女士说,因为事业成功,自己一直很高傲,认为“只要有钱,给孩子请最好的老师、送最好的学校就行”,却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陪伴。“第一次见到王金海老师,我还在急切地问,‘有没有办法,能快速解决孩子的问题’。他说,‘你们家的问题在你身上,你不学习不改变,什么办法也没有,你太强势了’。”

    崔女士一直是女强人,工作中强势的状态,已经内化成她身体的一部分,回家后,很难完成角色的转变。

    一个人几十年养成的习性,怎么可能在一朝一夕间改掉?每参加一次学习,崔女士就改变一点,可两天后又恢复原样。“就这样反反复复,我和女儿曾经都认为,她学也是白学。可是,她一直在坚持。”丈夫徐先生说,妻子在学习中有一个优点就是善于寻求帮助,“当她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就会在扶鹰的学习圈里发消息请教别人,你一言我一语,大家相互帮忙、相互支持。”

    崔女士哽咽落泪。(受访者供图)

    徐先生坦言,这个过程中,常遇到孩子情绪不稳定、叛逆的低谷状态,自己常常想放弃,一度不再支持妻子继续学习、挑剔她身上的缺点。但妻子不一样,“她是改变最大的人,也是坚持最久、付出最多的人。”

    崔女士说,“当我坚持不住的时候,我就去听王老师的音频课、翻翻我的笔记,给扶鹰学习圈里的朋友们打电话,就这样跌跌撞撞地走下去。”

    她汲取力量的方式,一方面是索取,一方面是给予。除了从扶鹰教育的老师以及学习圈里的学员家长们身上获得力量,崔女士也主动分享,“在理发店遇见带孩子的爸爸妈妈,看到他们用错误的方式教训孩子,我会主动上前劝导、分享教育方法,聊得热火朝天。在努力的同时,去帮助别人,不仅可以实践自己学到的教育方法,还能让我重新找到价值感。”

    徐同学一家给扶鹰教育送来锦旗。(受访者供图)

    重拾信念,触底反弹

    看到母亲的改变,徐同学也逐渐主动重返校园,并且比之前更加努力。令崔女士印象深刻的是,女儿在体育集训冲刺的那段时间,晚上学习到12点多,常常在训练场上累到爬不起来,“她说,每当拳击训练中,自己爬不起来的时候,就想起王老师说过的话,坚持下去,‘爬也要爬到名校去’,就有了力量。”

    徐同学说,在接下来的暑假,自己准备到扶鹰教育担当小助教,去帮助更多孩子,“因为我迷茫过、痛苦过,所以我更懂得那些孩子的内心,更知道如何和他们沟通。”

    崔妈妈也说,自己还要继续学习,“人生还很长。我并不觉得,女儿考上好大学,我就完成任务了。我还要继续给她正向的力量。”

    徐同学一家给扶鹰教育送来锦旗。(受访者供图)

    王金海表示,扶鹰教育最骄傲的,不是课程,而是在扶鹰教育的陪伴下,有这么多愿意学习和改变的父母,有这么多精彩的奋斗逆袭的故事,“因为他们,让扶鹰的存在变得更有价值。”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