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糕市场迎“消费降级” 5元以下成消费首选

潮新闻 共享联盟·温州中心 许雅晶2024-06-25 22:57全网传播量874
00:00
00:00

气温升高,雪糕市场也进入销售旺季。近日,记者走访温州市区发现,5元以下的雪糕产品成为消费者首选,而那些曾红极一时的网红高价雪糕存在感大大降低。

平价雪糕成市场主流

“今年的雪糕主打性价比。”近日,记者走访温州市区便利店、商超、雪糕批发店时,老板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雪糕的“消费降级”。与往年动辄二十几元的“雪糕刺客”不同,如今平价雪糕占据市场主流。

在市区新城大道的十足便利店内,记者注意到冰柜内雪糕价格多在5—10元之间,只有个别雪糕售价超过10元,其中五元左右的雪糕占了“半壁江山”。一些价格稍高的品牌也纷纷打起了“价格战”:7.9元一支的“梦龙”,不到10元的“须尽欢”,10元2支的“东北大板”,6.6折的“可爱多”……

附近另一家超市里,1元的大布丁、2元的绿色心情、1元的老冰棍等平价雪糕摆上了显眼位置,占据了两个冰柜,而那些价格在20元左右的哈根达斯、德芙等高端雪糕反而被“挤”到角落。

“前两年高价雪糕确实很火爆,但今年销量最好的冰淇淋都是几块钱的。”该超市工作人员透露,大多数人更偏爱那些1元、2元即得的简单快乐,5元以上就不太好卖了,12元以上的雪糕基本卖不动,就像是货架上的“摆设”。

正在选购雪糕的季女士表示,自己过去采购雪糕,有四成的单价在10元以上,如今也已换成了3元左右的产品。之所以改变选择,是因为她觉得高价雪糕的“性价比”越来越低。“10元以上的雪糕更多的是包装更精美,造型更丰富。从口感上来说,没有觉得比平价雪糕好太多。”

“雪糕刺客”淡出市场
雪糕消费降级,雪糕批发商感触更深。“冰团优选”新城店的老板陈先生明显感觉到销量落差。“现在八毛钱的老冰棍是畅销货,一天能卖掉好几箱的量,很多经销商还得提前补货。相比之下,那些十几二十块的高价雪糕虽然利润可观,但是很难卖不出去,反而没人进货了。”

高价的“雪糕刺客”正在被消费者抛弃。曾经红极一时的“钟薛高”曾以单支雪糕价格超过60元的高价,创下2万份“秒没”的纪录,现如今却陷入股权冻结、供应商催款、现金流紧张的财务困境,相关负责人目前已成为限制高消费人群。记者走访发现,温州雪糕批发市场已难见“钟薛高”身影,只有部分商超还有存货未清。

另一款高端冰淇淋的代表——原本66元一盒的茅台冰淇淋,在今年春季就开启临期降价模式。目前该品牌在北京、广州、深圳、青岛等城市的门店处于暂停营业状态。记者走访发现,十余家商超中只有一家有同款雪糕在售,价格为46元一盒。

在陈先生看来,不少高端雪糕都存在过度营销和炒作现象,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和口感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些雪糕逐渐被消费者抛弃。“现在消费者趋于理性,大家意识到雪糕价高不等同于价值高,而是把雪糕的价值回归到夏日的几分凉意。”

雪糕转向“小而美”

除了价格,大众对雪糕的口味和品质也有了新要求。

这两年,随着网红雪糕声名鹊起,市场出现了不少猎奇的新口味,例如德芙与绿箭联名的一款薄荷巧克力味雪糕、菊花茶味雪糕、酸梅汤味雪糕等,但大多数生命周期非常短。而今年,雪糕市场开始转向“小而美”。

上田冰条批发店的宁经理表示,现在市场上,低脂、低糖、无乳糖等健康型雪糕越来越多,不少消费者看到新品雪糕时,会特别考虑雪糕的含奶量、果汁冰棒的果汁含量、含糖量等。在众多社交媒体上,对雪糕的好评中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不甜”。

雪糕形式创新方面,小分量分享装成为关键词。例如光明推出了一款30克的迷你小金砖、梦龙推出克一支的迷你小梦龙等。在他看来,这种小包装尝鲜无负担,契合了当下消费者大家想吃一口又怕胖的心理。家庭场景中更受青睐的是便于分享的多支装产品,这从侧面说明了大众对于雪糕的需求正在从消暑向零食化转变。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