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卖冰粉的小张吗?
在而立之年确诊尿毒症,无奈放弃工作。不幸的遭遇,曾一度让他崩溃。还好,他在杭州市西溪医院碰到了一群温暖的医护人员,在他们的鼓励与支持下,靠着“一碗冰粉”养活自己。
6月18日,潮新闻·钱江晚报率先报道了这个感人的故事(详见《30岁,尿毒症,他想靠卖冰粉养活自己做血透,能帮他找个摊位吗?》),随后不少媒体都关注到了这个自强的小伙子。在多家媒体的呼吁下,爱心涌向了小张。
有人提供免费摊位,有人可以帮忙销售……这两天,小张有点忙。
6月24日,潮新闻记者又找到了小张,这一周,这个小伙子身上,一些变化在发生。
医院里几乎人人订购
“一碗冰粉”很畅销
周一,小张照例要去医院做透析。因为经过了两天双休,这次透析排出来的水分,会比往常多一些,完成后的乏力感也更强。
“刚做完透析时,脑子里空空的,身体也好像被掏空了,那种感觉有点难形容。”他告诉记者。
结束治疗回到家中,简单吃过午饭后,他会休息个把小时,然后开始做冰粉。
忙碌中的小张 潮新闻记者 黄玉环 摄
他租住的房间很小,靠窗位置有一张床,再摆上一张当工作台的桌子,就有点转不开人了。
但这不影响他认真做事。
把提前冷冻好的冰粉从冰箱里拿出来,用刀切成小块,装到塑料碗里,浇上红糖水,配上瓜子、葡萄干、花生碎、爆爆珠、红豆、椰果等8种小料,再盖好盖子,“一碗冰粉”就算完成了。
这些配料,大多是小张从网上采购的,挑选时也很细心,比如葡萄干要选新疆的五色葡萄干,因为这样口感更好。另外,份量也不能少,因为“大家都是老顾客了。”
做好的冰粉,会被放进一个大塑料桶里,然后用电瓶车驮着送到医院。
这个时候,医院住院部一楼的大厅,就变成一个临时的冰粉自提站。“药房五份!”“财务室十一份!”不一会儿,这些冰粉就派送一空。
来预定的的人,有的是第一次品尝、有的则已经是“回头客”。
一位在药房工作的医护人员表示,今天是她第一次吃到小张的“一碗冰粉”,味道很不错。马上,她又和小张下了新的订单:“明天能不能再多送五份来?”
财务室的李小姐定了好几次了:“我们科室是大户。小张的冰粉吃起来很清爽,又能给他提供点帮助,大家都很积极。”
一楼大厅变成了临时的冰粉自提点 潮新闻记者 黄玉环 摄
医院外爱心接力
小张的店铺有望很快开张
返程路上,小张反复和记者说,多亏了西溪医院。“如果没有他们,真不知道我现在会怎么样。”
他还记得刚确诊那天,在商场里找了一家平常舍不得吃的馆子,点了好几个菜。“就想着平常那舍不得吃,这舍不得买的,今天要不奢侈一把。”
一个人默默吃着,他突然接到了堂姐的视频电话。原来,姑姑也生病住院了。看着病床上的亲人,又想起自己的遭遇,小张百感交集。
强撑着和亲人聊完天,挂了电话后,眼前的饭菜也不香了。
他突然感到无比的孤单,忍不住大哭了一场。
很长一段时间里,小张都很消极,总想着自己的时间应该不多了。
好在,在他最困难的时候,西溪医院的医护人员给了他温暖,让他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不仅仅是西溪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们。
熬煮、打包、配送,这些工作看起来简单,其实要耗费不少心力,特别是对于身体状况并不好的小张来说。
有时候订单多了,他会忙不过来。这个时候,他以前工作过的医院里的同事,会轮流过来帮忙。明天,小张要完成100分订单,来帮忙的同事也已早早确定。
大家跑到他的小房间里,一起动手帮忙,直到把所有订单送完。
“我的房间太小了,还要你们挤在一起,真的不好意思。”对于大家的帮助,小张总有点不好意思。
“这有啥?人多力量大。”前同事们笑笑,心里想着的是,多帮他分担一点,小张就能多腾出点时间休息,作为医护人员,他们知道这对病人来说很重要。
在潮新闻·钱江晚报的帮助下,西溪医院附近的商业综合体铂悦城也向小张伸出了援手,他们愿意提供给小张一个免费的夜市摊位。
陪小张送完医院的外卖后,记者也带他去现场看下摊位。
小张在商场里看摊位 潮新闻记者 黄玉环 摄
铂悦城副总经理何潇潇介绍,商场给小张提供的夜市摊位,正对着商场主广场,附近有大学城、电影院、公寓和大型超市等,人流量较为可观。
“他在自己身体情况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下,还在努力,这种精神非常值得学习。我们刚好能有这么一个场地能提供给他,我觉得我们企业应该传递这份社会正能量。”何潇潇说。
“谢谢你们,为我忙前忙后的。”对于商场的帮助,小张非常感激,他决定等天气好了就过来试营业,让“一碗冰粉”走出医院,帮助自己自力更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