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直播间!”、“向大家展示一下我们产品的外观”、“3、2、1,上链接”……从6月18日到6月24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的电商直播基地里,15名非洲留学生正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练习中文“直播带货”,与此同时,卢旺达穆桑泽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也正在8000多公里外的线上同步开展练习。他们是“汉语桥”项目《汉语为“桥”,婺非两地好物购——“中文+直播电商”线上研习营》的参训学员,大家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直播的方式,顺利完成为期7天的直播电商技能培训。
开班仪式上,两校领导、教师与学员线上线下合影
培训团队的教师们都是经验丰富的“国际化教学”老教师,有的曾赴卢旺达援建,有的承担了双语课程建设,有的还组织过境外培训项目。此次培训聚焦于“直播电商”这一中非经贸新风口,让非洲搭上中国直播带货的“快车”,建立更稳固的电商直播合作“桥梁”。他们希望有所突破,尝试采用寓教于乐、双线互动的方式带领学员走进直播电商的世界。
直播基地实景上课,线上线下同步教学
本期培训的参训学员共75名,学员们利用穆桑泽校内的电商直播实训室参与线上互动与跟学跟练(该实训室由我校援建)。其中有15名学员线下参加培训,他们是首批“中国-非洲(卢旺达)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项目”中的卢旺达优秀学子,目前正就读于我校电子商务专业。
金职院为穆桑泽国际学院捐助的电商直播实训室
为了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项目团队将授课地点选在了学校双翼教学公司的电商直播基地,以公司的培训间作为教学场所,搭建了一个直播间,通过直播平台的搭建,学员们能在真实的企业场景中熟悉电商主播的工作内容,学习直播的主要技能。以“认识直播设备,体验直播现场”这节课为例,培训教师直接将相机、绿幕、灯架、稳定器、补光灯等搬进课堂,展示用法,并带着学员们参观了公司直播团队直播带货的工作现场,这种沉浸式体验教学,学员们兴趣满满并对这样的教学体验一致好评。“老师带着我们熟悉了每一种直播设备和器材,我还上手进行了实操,我不仅知道了这些设备的功能,也记住了它们的中文名称,非常有意思。”学员Iradukunda Grace说道。
参训的学员们对Grace的话表示赞同,他们也纷纷表示,这样的培训方式体验感非常强,他们也希望能多学一些直播技能,除了助力自身的职业发展外,他们更希望能搭上中国电商直播的快车,助力家乡产品推荐、文化宣传。
直播团队现场示范,提升中文增强技能
培训组还将师生直播团队请进了课堂开展示范教学,他们有的来自教学公司,有的来自创业团队,直播领域涵盖国内和跨境,不仅中文话术熟练,英文卖货也不在话下。
在“主播话术训练营”、“主播形象体验营”等培训课程中,持证上岗的主播们带着“见习”主播们熟悉直播流程,调整直播仪态,练习直播话术。经过几天的培训,优秀的学员们已经能够站在手机前,努力用中文介绍产品了。培训老师方佳琳对学员们给予了高度评价:“学员们都很珍惜培训机会,认真参与培训课程,在教学环节积极参与互动,努力用中文完成每一次的培训任务,表现非常棒!”
培训教师金川涵为学员介绍直播间设备
而在“拍摄产品短视频”等课程中,负责直播拍摄和剪辑教学的老师们带着学员们巧妙利用手机拍摄产品、讲解拍摄角度及技巧;还手把手教学员们使用各种APP剪辑视频。培养同学们使用简单工具完成精美作品的能力,学员们也努力用中文与老师交流学习,当堂练习拍摄剪辑技能并提交了相关优秀作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