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萧敬腾和十个勤天在杭州相遇,老天爷到底该选择雨还是晴?
6月28-29日“雨神”萧敬腾将现身杭州剧院,主演音乐剧《胭脂扣》;而6月28-30日,十个勤天则将在杭州奥体中心网球中心举办“种下一个未来”演唱会。
一直以来,萧敬腾“雨神”的称号,以其超高的精准度让人不得不服。可偏偏最勤劳的十个勤天,几乎走到哪里都能带去阳光。
其实十个勤天最早叫做“十个晴天”,寓意种地之人都希望有好天气护佑,后来小伙子们觉得勤劳比看天吃饭更重要,索性直接改成了“十个勤天”。
从昨天开始,杭州多地防汛都已经提升至II级应急响应,而从目前的天气预报来看,28、29日两天杭州的降雨概率还是在50-65%左右,难道“雨神”又将再次应验?还是看看十个勤天能否凭借人数优势“逆天改命”?
玩笑归玩笑,但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胭脂扣》竟然是萧敬腾演的第一部音乐剧。
刚接触《胭脂扣》这个项目的时候,萧敬腾内心其实很忐忑,第一次接触音乐剧,而且还是一个被大家熟知的故事。但是在了解这个剧本的过程中,他发现故事很吸引自己,最后下定决心参演。
别看演唱会轻轻松松唱,但音乐剧这个“跨圈”,老萧还是非常认真。
第一步,他就推掉了几个月的通告,专门留出时间来排练、研究角色。
此外,和演唱会不同,音乐剧是通过唱歌、舞蹈和表演来完整地呈现角色,演员需要将歌曲、舞蹈和台词有机地结合,塑造出一个立体饱满的角色形象。为此,萧敬腾专门去上海戏剧学院进修,来强化这部分的能力,至少解放天性这块挺彻底的。
而且音乐剧不是一个人的演出,而是一群人的演出,需要投入和融入。很多时候,萧敬腾会在非自己彩排场次的时候留下来,在一旁“偷师学艺”,也和其他演员增加默契度。
由于阅读障碍,普通人可能已经看完一段文字,但萧敬腾还在第一行徘徊。为了更好地记住台词以及配合大家的彩排进度,萧敬腾选择最“笨”的办法,把所有演员的台词都录下来,空出自己的那部分台词,日常自己关小房间,对着录音机练习。因此,他成了剧组里面唯一一个记住所有演员台词的人。
又因为担心自己的台湾口音,萧敬腾有想过去做舌头手术。不愧是“雨神”,这个想法很独特,这种独特里面又透着点可爱。
到目前为止,萧敬腾已经演出了多场《胭脂扣》,作为男主角十二少的他,还在适应音乐剧演员这个角色,也感受到音乐剧演员的不易,但是也逐渐从最初的忐忑转变为现在的享受,甚至在返场时玩起了乐器演奏、情歌对唱、杂技表演等。
再回到剧本身,《胭脂扣》是“天下言情第一人”李碧华的经典名著,其同名电影曾成就了张国荣、梅艳芳的一代风华。
这一次在杭州,音乐剧《胭脂扣》也将重现如花和十二少半个世纪的相爱相杀、前尘今世,五十年爱恨情仇化作一曲火之舞,恩怨释怀。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李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