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心动录音、暧昧匹配任务、浪漫悸动晚餐、心动双人约会......来体验一场恋爱综艺式的旅行吧!说不定就遇到了心动的那个ta。”随着《心动的信号》《半熟恋人》等恋爱情感综艺的热播,当前旅游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恋综主题的定制旅行,行程1:1复刻综艺中的经典环节,让参与者体验感满满。
社交媒体平台恋综旅行相关帖子。社交平台截图
主打“恋爱”的“心动旅行”,真的能让人脱单吗?潮新闻记者调查发现,通过“恋综旅行”成功脱单的比例并不高。抱着脱单需求而来的游客只是少数,绝大多数人是出于好奇前来体验这种新兴的社交场景。
在浙江省妇女干部学校教学科研部副主任、浙江省妇女研究会副秘书长徐士青看来,通过旅行来结交和了解一个人,并非不是寻找“另一半”的可行方式。但是脱单成功的概率,还取决于单身青年双方信息的真实程度、灵魂的契合程度、彼此的了解程度等多方面的因素。
一场旅行,复刻恋综经典环节
去年7月,在杭州上海两地工作的26岁女孩啦啦第一次参加了这类恋综旅行。“我比较爱玩,平时也看过这类综艺,觉得这个旅行听起来挺有意思的就去参加了。”花费4499元,她参加了五天四晚的云南之行。
啦啦介绍,报名之后,工作人员会先根据兴趣爱好、所在城市、MBTI(性格特质测试)等来匹配成员,一般是6人团或8人团,同行会有1-2位工作人员,负责引导大家沟通交流,带大家玩游戏、拍照等,“还会抽签确定任务搭档,引导男生女生两两结伴去完成任务”。
恋综旅行中,男女搭档共同完成小任务。受访者供图
“旅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很还原综艺,尤其是睡前的心动录音。”啦啦表示,每天晚上工作人员会让大家选择一个异性对象,录一段语音给对方听。“一开始确实有点尴尬,因为大家并没有深入接触和了解,很难有什么想说的话,只能简单打打招呼,到了后面几天,感受才多一些”。
在露天阳台闲聊、民宿院里唱歌、凌晨一起看日出、傍晚去海边散步、制作手工品……整个旅程很充实,谈及印象最深刻的细节,啦啦表示是送礼物的环节,自己收到了一瓶精美的香水。“那天晚上大家都还挺感动的,因为几位男生都用心挑选了礼物送给女生,也分享了为什么挑选这个礼物”。
“总的来说,整个旅程是非常轻松和治愈的,吹吹海风、喝喝酒、唱唱歌、聊聊天、拍拍照。”另一位参加过济州岛恋综旅行的游客菲菲表示,自己更多是出于放松的目的前来参加的。
恋综旅行中,大家一起用餐谈心。受访者供图
“开始之前,大家都会对同行成员的外貌长相非常好奇。在行程中,也会去关注异性朋友的行为举止,感觉大家表现都不错,比如做饭之类的都很积极。”啦啦告诉潮新闻记者,自己在云南之行中没有成功脱单,一方面是没有遇到特别心动的男生,另一方面是几位同行者与她都不在一个城市,后期也没有太多接触的机会。
据她了解,那次行程中有一对擦出过火花,但后来也没有继续发展。“出去玩的时候感觉像一场梦,结束之后又回到了忙碌紧张的氛围里。”在她看来,大家其实并没有把重心放在“一定要谈恋爱”上,更偏向于旅行的感觉,认识一些同龄的新朋友也挺好的。“没有综艺里的一些狗血环节”,她笑着说。
靠恋综旅行脱单?成功率并不高
“我们团队主做年轻人旅游,有MBTI、美食团、综艺旅行等几个类别,目前来看效果最好的是恋综旅行。”奇语旅行创始人Tia告诉潮新闻记者,截至目前,团队推出了云南、川西、新疆、济州岛、普吉岛等多个行程,国内的费用基本在3000到5000元之间,国外稍贵一些,时间基本在5天左右。
他表示,目前一个月咨询人数大概有1000到1500人,而最终的参团人数一般只有二十几个,年龄普遍在20到28之间,“来报名的女生会比较多,一方面因为恋综题材相对比较吸引女生,另一方面可能也存在消费意愿的差异,男生或许更愿意把钱花在其他方面”。
据他观察,此类活动的参与者中,抱着脱单需求而来的不到20%,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好奇想来体验一下,尤其是平时喜欢看恋综的人。“大家其实都很清楚,感情很多时候还是靠缘分”。
恋综旅行中,游客观赏落日。受访者供图
Tia告诉潮新闻记者,团队推出该产品后,近半年来参与者大概在100人左右,公开官宣在一起的只有1对,还有一两对在发展接触中。“成功的一对在旅途中其实没有表现出很感兴趣,通过这个旅程对彼此有了一定了解,回去之后接触多了才在一起的。”
“所以,我们其实是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大家结识更多的异性朋友,至于能不能在一起,这个谁也无法保证。”在Tia看来,旅行过程中,人的感触会被放大,在放松舒适的环境下,大家更能够把自己的内心放开。
一直专注年轻旅游市场的剧中人旅行创始人向荣也曾尝试推出恋综产品,他告诉潮新闻记者,当时其所在团队测试了非遗、毕业旅行、恋综、职业交换等多个产品,发现在社交平台反馈最好的是恋综旅行。
“它确实是个新鲜事,也容易引发热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有定位模糊的问题。”他分析,很多游客并非冲着这个产品的旅行属性和脱单属性来的。是因为这是一个新鲜事儿,想来体验和感受一下。“简单来说,大家把它当成是社交币,想来第一波参与,这是它流量表现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很少人指望着通过恋综旅行去解决婚恋问题,大家并没有带着这个目的来,大多是交朋友这样的心态。”向荣表示,当然也不排除一部分人是有期待值的,它毕竟是恋综的主题。“不过尽管如此,大家也没有认为这是一个要交付的商品。”
脱单×旅行,新模式还需探索
当下的旅游市场,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除了传统的观光旅行外,更多追求情感体验和互动活动。在浙大城市学院国际文化旅游学院教师陈哲看来,综艺节目热播、社交需求、脱单焦虑等都是恋综式旅行出现的原因。
他分析,一方面,热门综艺节目带动了观众的情感共鸣和对节目模式的向往,很多人希望亲身体验类似的互动环节和情感起伏。另一方面,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社交圈的缩小,单身群体对快速脱单的需求增加,“‘恋综式旅行’提供了一个封闭的环境,让参与者能够更容易建立联系。”陈哲表示。
不过,“作为一个相对新的事物,目前我们也还在持续探索恋综旅游模式。”Tia表示,一方面是流量吸引的用户没有那么精准,咨询的人不少,但是转化率并不高,很多人是抱着了解的心态在观望。另一方面,市场对恋综旅行模式还比较陌生,也存在信任度低的问题。
恋综旅行中的游客合照。受访者供图
从“脱单”这一属性来看,与以往传统的“快餐式”相亲相比,恋综式旅行是一种慢节奏的、剧情式的交友活动,氛围相对轻松愉快。在浙江省妇女干部学校教学科研部副主任、浙江省妇女研究会副秘书长徐士青看来,通过旅行来结交和了解一个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寻找“另一半”的可行方式。但是,脱单成功的概率,还取决于单身青年双方信息的真实程度、灵魂的契合程度、彼此的了解程度等多方面的因素。
“如果用户抱着某种预设来参加活动,可能会有心理落差。而且,过于商业化和模式化的活动策划,也可能会让人刻意展示美好的一面,影响彼此准确全面的判断。”徐士青强调,这类旅行活动为单身青年创设了一个短暂的、唯美浪漫的“幻境”,但是长期的交往仍需要回到现实中,需要在琐碎的日常生活和快节奏的工作状态下进行,这可能会让在恋综旅行中结识的单身青年陷入“相爱容易相守难”的境地。
而从旅游的属性来看,这一细分赛道的出现,体现出旅游市场的多样化、专业化趋势。陈哲认为,当下,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精神和情感上的满足,旅游产品在逐步向体验经济方向发展。“‘体验’作为旅游产品的重要价值,逐渐被放大。”
陈哲表示,目前看来,随着人们对个性化和情感需求的关注度增加,“恋综旅行”这种模式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和空间,可能会成为旅游行业的一个新兴蓝海领域。但也面临不少挑战,如恋爱服务体验、活动设计、安全管理等方面,需要企业注重细节和用户反馈,提升整体服务质量。此外,也要注意同类竞争和市场饱和的问题,细分化、多元化和优质服务将是关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