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东部,这块“沉睡”多年的文旅宝地,要有大动作了。
记者日前从越城区文化旅游集团获悉,投资近百亿、规划面积达到21.5平方公里的吼山—东鉴湖项目即将启动建设。整个项目以古越文化为核心,融汇运河、水乡、宋韵等多元越地文明,集旅居度假、文化体验、山水休闲、智慧农业、生态产业于一体,将引领绍兴文旅迭代升级,探索未来城乡融合创新发展新生态。
绍兴一直缺少深度游、体验游的大项目。可以期待,随着该项目的推进,以古城为中心,将形成西有鉴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东有以吼山—东鉴湖为主体的“鉴水越境”景观带,绍兴旅游业将迎来重大变局。
东西鉴湖同样精彩
越城东部,山水聚首、百川汇源,山水生态资源丰富。同时,这里也是人文荟萃的人文胜地,承载着深厚的古越文化底蕴。
东鉴湖作为浙东运河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自然风光。东汉马臻筑堤围湖,形成“八百里鉴湖”。魏晋以来,鉴湖之美引得名士纷至沓来,成为浙东唐诗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李白留下了“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的诗句。
“东鉴湖和西鉴湖同样精彩。”绍兴市委党校教授杨宏翔认为,近千年来,东鉴湖一直保持着素颜朝天的质朴和真实,有一份璞玉未琢的浑然天成,显得尤为雅静幽绝、出尘超世。
吼山,在明清时期就被誉为越中胜景之首。经千百年的石砍斧削和大自然的造化,形成了山奇、石怪、洞幽、水深的奇特自然景观,高20余米的“云石”似天外飞来。吼山还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是越王勾践的养狗猎鹿之地,是南宋诗人陆游的祖居所在。历史上,众多文人墨客如明代陶望龄、张岱、袁宏道、徐渭以及近代的陶成章、蔡元培、鲁迅等都曾踏足此地,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印记。上世纪80年代,吼山因拍摄《西游记》再次出名,桃花节也已举办了40多年。
这里还有号称“天下第一盆景”的东湖、江南最大的皇陵区宋六陵。可以说,越城东部这片承载着古越文化深厚底蕴的土地,浓缩了古鉴湖的精华,保留了最原真的古越水乡风貌,是古越文化的最佳见证和活态样本。
唤醒沉睡的宝地
越城东部文旅资源丰富,但一直以来因为各种因素的制约没能进一步打响品牌。
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会长鲁锡堂这几年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呼吁重视越城东部的旅游资源,多次建议“打造古城东部风景线”。在他看来,吼山—东鉴湖项目把越城东部丰富的文旅资源串珠成链、融合发展,可让度假区的旅游概念得到充分实现。“整个项目整合了战略锚地、交通要地、生态高地和古越胜地等区位、交通、生态、人文的优势基底,将助力越城东部文旅强势崛起。”鲁锡堂说。
“我之前多次走访、考察鉴湖,西鉴湖一带以柯桥区的鉴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主,开发比较充分,目前业态丰富,有较强的知名度,而东鉴湖虽然资源同样丰富,但整体利用率、开发深度还不够,需要大平台整合开发。吼山—东鉴湖项目的启动建设,是一次让东鉴湖出圈的好机会。”杨宏翔说。
“这个备受瞩目的航母级项目有望成为推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的强大引擎,为游客带来更加多元且深入的文化体验。”越城区文化旅游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吼山—东鉴湖项目是在越城东部片区启动的一个文旅重量级引擎,目标是打造成为浙江省独一无二、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高端文旅度假目的地,从而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真正实现河城共生、河城共荣、河城共富。
唱响古城游的东进序曲
根据规划,吼山—东鉴湖项目贯穿越城区皋埠和陶堰两个街道,北至永和大道,南至中山路,西至吼山路,东至绍诸高速,规划面积21.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7平方公里。整个项目以吼山、东鉴湖、浙东古运河等为核心资源,以整体统筹、分期实施、滚动开发的模式推进。
接下来,这里将重点建设一大水上游线,组织三大功能板块、打造13个重点项目,从而形成“1+3”功能体系,以“一山藏古今、一水系天下、一镇链未来”共筑“鉴水越境”景观带。
其中,一大水上游线——百里镜游水上特色游线,以片区纵横交错的水网格局为基底,以水上交通、乘船入户为特色,构建多维立体的交通、活动与服务体系,将三大功能板块紧密地缝合、联动,形成“1+3+X”水上文旅新格局中的重要一环,通过沉浸式演绎、特色游船体验、特色活动,重点打造吼山、东鉴湖两条黄金游线。
三大功能板块分别为文旅发展集聚区、未来绿色生态湖区、生态产业服务区。文旅发展集聚区是以吼山为核心的一站式越地文化文旅度假体验地,将汇聚山水观光、运动拓展、文化演艺、休闲娱乐、主题商业、高端度假等多元业态;未来绿色生态湖区将依托鉴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基底,重塑“有骨江南”的独特个性与空间特色,以生态创新功能撬动生态价值;生态产业服务区紧紧把握陶堰街道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的契机,以休闲文旅、生态产业服务为核心驱动力,进行用地整理与风貌提升,实现陶堰从历史名镇到活力街镇的整体提质升级,成为现代与历史交融、生态与人文共生的典范。
整个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分先期启动区和发展区,先期启动区力争2025年完成初步建设,发展区力争2026年完成建设。二期项目力争2030年完成建设。整个项目全部建成运营后,预计每年可吸引游客600万人次。
“从项目的具体规划看,深度游、体验游、全域游的特色明显。”杨宏翔说,近年来,随着古城整体保护利用的不断推进,9.09平方公里的古城范围内形成了以“一城一桥三故里”为核心的历史文化旅游线。但在文商旅融合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下,绍兴深度游、体验游大项目不多的问题日益凸显。吼山—东鉴湖项目的建设,能和古城的人文景观产生很好的互动效应,让游客能规划出3至4天甚至更长时间的越城旅游行程,真正把游客“留下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