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桂林发生1958年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 救援队:积水深达两米

    潮新闻 记者 张蓉 2024-06-20 13:21全网传播量21.1万
    00:00
    00:00

    6月19日晚,桂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消息称,12日到19日桂林市出现连续性强降水过程,38个气象观测站打破建站以来24小时降雨量历史记录。

    据水利部网站消息,6月11日以来,桂江流域出现两次持续性强降雨过程,累计面雨量301毫米,累计最大点雨量广西桂林过江铺999毫米。受其影响,桂江干流上游桂林江段及支流灵渠、大溶江、桃花江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桂江干流全线超警。其中,桂林江段三天内两次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洪峰呈现前低后高的“双峰型”,18日5时10分,桂林水文站第一次洪峰水位147.55米,高于保证水位0.55米;20日0时55分,第二次洪峰水位148.88米,高于保证水位1.88米,流量6380立方米每秒,水位和流量均列1958年有实测资料以来第1位

    “在漓江边的区域,路面积水最深的时候达到两米多。”桂林蓝天救援队队长韦桂峰说。受洪水影响,昨天起,桂林市几乎所有沿江地带被淹没,积水倒灌进地下室和地下车库,受灾区域断水断电至今。6月19日9时40分,桂林海事局启动防汛一级应急响应派出执法人员并协调应急救援队伍前往内涝区及各洲、岛搜寻救助被困人员,分批次进行转移,并为部分地势较高、暂无危险的被困人员送去紧急救援物资。

    转移被困人员。受访者供图

    韦桂峰和近20位队员是最早参与此次桂林洪灾救援的民间救援力量之一。“昨天早上8点积水就开始上涨,我们就马不停蹄忙起来了。”6月19日,韦桂峰和队员们带着6艘皮划艇相继进入桂林市灵川县、七星公园、象山区沿江地带转移危急病人、老人、孩子、孕妇等人群,忙到第二天凌晨1点多。

    “抱歉了,我们也尽力了。”凌晨1点16分,疲惫的韦桂峰发朋友圈感慨。三张配图中,浑浊的积水淹没了整个小区一楼。6月19日晚上,在一位年轻母亲的焦灼求助下,他潜水进入这个老小区一楼,救出了一个刚满1岁的孩子。

    救援队员潜水营救被困儿童。受访者供图

    6月20日,桂林蓝天救援队队员们兵分多路,有人在沿江区域巡察水上环境和被困村庄及村民情况,有人到地处漓江中的毛州岛运送救援物资,也有人到桂林职业学校转移学生。“毛州岛有80户人家居住,整个岛断水断电,需要各种生活用品。桂林职业学校内涝严重,积水大概有1.5米深,困了500多名中专生,需要转移到安全的校区。”韦桂峰说。

    救援队员派发生活物资。受访者供图

    在南溪山医院,广西爱新医疗紧急救援服务中心的队员们则在忙着转移病人。“这家医院在漓江边,又是低洼处,内涝严重,我有1.85米高,医院里的积水都没过我下巴了。”广西爱新医疗紧急救援服务中心三支队队长黎展良说。从今天上午10点开始,他和4名队员一起帮忙将医院内8栋楼的病人转移到高层。

    医院内转移病人及家属。受访者供图

    今天凌晨3点,广西爱新医疗紧急救援服务中心第一批10名队员从南宁抵达桂林。从早上5点多开始,黎展良和队员们已经分别陆续去过十多个被淹社区,转运被困人员,并派发面包、方便面等速食品,“都是四五层高的老民房,因为断水断电,有人已经饿了两天。”

    “连轴转,没停过。”下午3点,潮新闻记者电话连线黎展良时,他和队员们刚吃上当天的第一顿饭。

    转移被困人员。受访者供图

    和韦桂峰相似,救援中,黎展良却不时感到歉疚。“看到我们的橡皮艇经过时,有不少人站在远处求助,希望我们帮忙转送什么人出来,或是帮他们买什么东西。”黎展良无奈地说,“我们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要以病人、老人、孕妇、小孩为主。”

    黎展良还遇到一位神情慌张的女性求助,“她说父母住在小区地下室,失联了。”黎展良跟着对方的指引紧急赶过去,却无能为力,“小区地下灌满了水,我们又没有潜水设备,下不去。”

    民间救援队。受访者供图

    目前,桂林多地的积水正逐渐下退。“桂林市区已经可以通行自如了。”黎展良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