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暴力梅”来袭,杭州网红摄影图书馆馆主:藏书受潮卷边,太心痛了

    潮新闻 记者 章然 梁亮2024-06-20 10:26全网传播量4041
    00:00
    00:00

    “暴力梅”来袭,浙江笼罩在阴雨中。

    杭州萧山江寺公园里有一处摄影图书馆,名叫光画堂。

    馆主是摄影圈小网红葛亚琪,他时常举办新锐摄影展,馆内2500本书籍免费阅读,同好追随者众。

    萧山区江寺公园 章然 摄

    萧山区江寺公园里有一处摄影行业图书馆—光画堂 章然 摄

    最近这波梅雨打破了他宁静的生活。

    “工业除湿器一天能排出七八桶水,屋檐上三四处漏雨点,外面下大雨,里面落小雨。”葛亚琪爱收藏珍贵的摄影书籍,藏书价值100万,但持续的阴雨潮湿已让不少书籍页面卷边,这让他心疼不已。

    “听说后期仍要继续下雨,我不知道书籍能不能扛过去这波梅雨天……”

    6月20日,潮新闻“记者帮”得到消息之后,实探现场。

    屋顶三四处漏水点,曾淋湿3万块钱的画

    这家摄影图书馆位于公园一处仿古建筑内。

    光画堂美景 章然 摄

    光画堂美景 章然 摄

    红墙墨檐,一个写着“光画堂”的白色灯笼高高悬挂。柳树依依,大门却紧锁。

    听闻记者到来,帮葛亚琪守着的朋友开了门。

    馆内,一排排书架上各色摄影书籍,转角是一个人物摄影展,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光画堂内部陈设 章然 摄

    光画堂内部陈设 章然 摄

    光画堂内部陈设 章然 摄

    光画堂内部陈设 章然 摄

    与馆内氛围格格不入的是,摆放在地上的红色水桶和巨大的工业除湿机,旁边排水处已积蓄了半盆水。“这些是一上午的‘战绩’。”

    葛亚琪的朋友指着地上大大小小的水渍,“每逢下雨天,上面就开始漏水,要用水桶接水,这几天梅雨更加厉害了。”上方的横梁之间,能清晰看到瓦片已脱落,露出了水泥模样。

    接水的桶 章然 摄

    光画堂的除湿机 章然 摄

    这不是第一次漏水了。

    地面水渍 章然摄

    从今年2月,葛亚琪在此地开设光画堂,不久就发现屋檐漏雨,“发现后,立即移动了书架。”

    还是晚了,水落在一副3万块钱的画上,画毁了。

    光画堂漏雨的屋檐 章然摄

    陆陆续续,漏水还打湿了一些书。

    “当时进驻时,签的合同规定不能对建筑外体进行改造。”所以,潮湿问题和漏水问题一直没能解决。

    葛亚琪问过一些朋友,因为仿古建筑自身特性,木窗子不能完全封闭,必然容易潮湿,“再加上杭州梅雨天长,更潮湿些。”

    漏水问题,2月已经上报,但一直没人来修理。

    延到梅雨天,问题爆发了。

    面对“梅姑娘”的威力,馆主着实心里没底

    光画堂是一家公益性质的摄影图书馆,每周至少开五天,市民看书都不收费。

    “此前我是在家里弄摄影展,地方比较小,只有50平米,很多活动想法施展不开。”葛亚琪说,他爱好摄影,收了很多书,“一直想把这些书分享给更多爱好摄影的人。”

    光画堂内部陈设 章然 摄

    光画堂是公益文化服务项目 章然 摄

    光画堂的公益摄影展 章然摄

    寻寻觅觅中,葛亚琪参加了萧山区潮文化Park项目,成功入选,签订三年合同,免费使用江寺公园的这处建筑从事公益展览。

    说干就干,葛亚琪退了自己等了半年的相机,拿回13万,再添了一些积蓄,凑20万装修。

    “图书馆开起来后,公园里多了很多潮人,都是一些慕名而来的摄影爱好者。”葛亚琪说,自己的图书馆是典型的目的地书店,不依靠公园自然流量,都是公众号、社交媒体上自发而来的粉丝们。

    今年,公园里多了很多年轻人,“代表了摄影文化的影响力。”

    “我的收入依靠线上书店,光画堂只作为一个分享的平台。”

    平常葛亚琪比较省,“两台空调不会一直开,除湿机也是阴雨天才用。”

    上周,天气太热,图书馆第一次遭遇了蚂蚁之灾。

    “窗帘下、角落里,密密麻麻全是蚂蚁,观感很不好。”葛亚琪上网买了销量第一的药,一次性用掉三包,“蚂蚁仍没有绝迹,明天白蚁防治所的老师们会来帮我出主意,指导我灭蚁。”

    光画堂内密密麻麻的蚂蚁 章然 摄

    光画堂内密密麻麻的蚂蚁 章然 摄

    光画堂内密密麻麻的蚂蚁 章然 摄

    “我想着坚持看看,但潮湿问题太严重了。”葛亚琪听说同行塑封图书可防潮湿,但这办法不能套用。

    恒温恒湿机器在不密封的馆内,也派不上用场。

    “我都不敢想,经历一个梅雨季,我的书还好吗?不知道有没有人能帮帮我。”面对“梅姑娘”的威力,葛亚琪着实心里没底。

    谁能帮帮忙支个招?可以联系潮新闻“记者帮”。

    新闻+:

    博物馆内有恒温恒湿机器

    文物和古籍无恙

    面对阴雨,摄影图书馆如此,其他博物馆情况如何?

    杭州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展厅里有恒温恒湿机,不同的展品对温度湿度要求不一样,譬如铜器要求湿度低一点,书画的湿度稍微高一点,会根据材质不同设定温度湿度。

    梅雨季节湿度较高会使用除湿机,冬季干燥时会用加湿器。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文物环境采取恒温恒湿机器控制,设备非常专业。“梅雨季节,会比平常更关注机器测试数据,及时调整,但影响不大。”

    “古籍善本都被储存在专门的恒温恒湿空间中。” 浙江图书馆(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浙江图书馆馆藏的古籍善本达15万册,除了镇馆之宝文澜阁《四库全书》外,还包括唐人写经、宋元明刻本、明清稿抄本、名家批校题跋本以及金石拓片等。

    为了保护好和传承好古籍,浙江图书馆持续优化古籍库房保护条件,不断健全古籍普查管理制度,重启古籍修复工作,同时推动古籍数字化项目。2023年,浙图完成了527种3918 册古籍的数字化,完成古籍三维外观制作拍摄86 册,制作完成10 册三维模型。”

    同时,工作人员也为收藏爱好者提供了家中古籍的保存建议:戴手套翻阅,注意通风并保持干燥。如果要包覆古籍,需要用宣纸等中性纸,避免报纸、塑料袋等材料与其接触。

    “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