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上海的闵行区梅陇镇出发,大概45到50分钟就到我们嘉善工厂。”乾大新材料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徐一峰每天两地通勤。
徐一峰今年43岁,在乾大新材料有限公司工程部,主要负责企业从产品研发到生产等重要环节。2016年,公司将工厂从上海搬迁到嘉善县姚庄镇,徐一峰也开启了至今已有8年的两地通勤生活。“原来我们从朱枫公路下来需要从丁栅那边绕过来,才能到姚庄经济开发区的厂里。”刚到嘉善那会,要绕路,徐一峰觉得,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人太累了。“现在,这条路直通叶新公路和万泰路,不绕一点路。越开越轻松,通勤节奏也习惯了,完全没问题。”徐一峰口中的“路”,就是在2020年底通车的姚杨公路。姚杨公路在姚庄和上海枫泾交界处的潮里泾河上架起一座大桥,化曲为直,通行时间由原来的半个小时缩短至3分钟。
“上班节约20分钟,下班节约20分钟。”徐一峰开心地说,“少了约40分钟通勤时间,我早上就可以多睡一会,晚上到家也可以吃上热腾腾的饭菜。”走直线的高速公路、“公交化”的快速动车组,长三角交通一体化成为徐一峰等高新技术人才“圈内”通勤的重要原因。“当然还有公司的福利,通勤几乎零成本。”徐一峰说,公司报销通勤的油费、过路费。
乾大新材料有限公司大约有70名员工,每天通勤于上海嘉善两地。除了自驾,公司专门安排了两趟通勤巴士。“路上一点都不堵,比在上海上班路上的时间都少,感觉挺好。”乾大新材料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吴金明说。
徐丽花是公司的老员工,她和身边的同事一样,不仅适应了通勤的作息时间,也很快喜欢上了镇上的工作和生活,“新的商贸综合体又开建了,越来越有城市样”。
便利的通勤打开企业发展的新通道。乾大新材料有限公司于2016年9月正式投产,投产当年即成为规上企业。2021年,公司再投资5000万元进行扩建,提升行业内创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如今,我们生产的汽车内外饰件产品,大多供给江浙沪企业,宁波均胜电子这样的上市公司就是我们的大客户。”公司董事长张海军说。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各类要素资源加速自由流动,也为企业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