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归零地》:一台禁毒主题舞台剧可以这么先锋

    潮新闻 记者 张瑾华2024-06-19 05:45全网传播量10.2万
    00:00
    00:00

    2024年6月26日是国际第37个禁毒日。在禁毒日前夕,浙江省拱宸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民警剧团,携手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的专业教师团队,一起打造了一出别开生面的禁毒主题舞台剧《归零地》,并于6月17日晚7时首演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2号楼小剧场。

    这是一出以戒毒所吸毒人员吸毒、戒毒、复吸经历为基础进行创作,以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展现毒品对人的危害、戒毒人员对社会生活的重新适应和他们自我搏斗的历程,并通过毒瘾探讨人的欲望、人的自毁和人的自由意志,以及禁毒戒毒工作的重要意义。本剧采用戒毒人员的访谈素材和实验性影像资料,以他们的真实经历,融合舞台的戏剧性创作,以更加直接的感性能量,唤起社会对毒品的警示、对吸毒人群的包容,对人性复杂性的理解。

    归零地Ground Zero,这个词原本指核爆炸的中心,这里用来延伸为纪念那些遭受创伤以及在对人类创伤施行救援和在重建过程中付出巨大努力的人们(比如戒毒民警的工作)。归零地也是对欲望带来的人的毁灭的警戒、哀悼、纪念和疗愈之地。该剧的编剧和总导演是中国美术学院导演系的王音洁副教授。她在对省拱宸戒毒所进行社会调查和采风的基础上,以吸毒人员的切实经历为基础,提炼现实素材,从毒品出发,逐步深入挖掘一个瘾君子的精神史,将毒瘾之瘾延展为成瘾之“瘾”,借此瘾对芸芸众生内心之瘾展开状绘和剖析,从法治宣传上升为人性之问。

    6月17日晚的小剧场内气氛热烈,由8位戒毒民警组成的演员团队,和以分屏方式播放的大量影像镜头,对话、音乐、歌舞以及灵活多变的面具手法,将一个瘾君子的精神史细致入微又富有画面性地勾画出来,转化成极具质感的视听语言,随着演员肉身的表演,在剧场内不停翻涌击打观众的感知,直至融为一体。

    以王音洁的说法,这是一出“电影剧场”的艺术呈现。何为“电影剧场”? 她说在叙事泛滥的算法洪流中,人的感知已被数据麻木,混同为信息而非生命经验。在这样的状态下,讲故事变得非常困难,宣教就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必须要构想新的讲述方式,是以电影语言调度剧场,以剧场思维组织影像,在数字时代滥觞的故事化嚣声中,去行动中言说,寻找重新叙事的力量,用讲述将电影的诗意献祭给人性的剧场。因此她联手同事,电影学院摄影系的宓鑫君副教授,出任该剧的影像导演和视效总监,一起将大量影像元素注入戏剧叙事内。宓鑫君是第1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金奖得主,电影《云霄之上》的摄影指导,他认为在剧场中融入影像,能令小剧场的表演更加丰富多样,让虚拟和真实在影像和演员之间转换、勾连。影像于剧场表演的有机融合,弥补影像内人物无法在场的缺席,同时又通过主观镜头语言直接贯通人的观看行为,加强情感的投射,从而达到观众更为生理意义上的直接体验。

    整个剧场作品不仅结合了影像表达,影像语言非常细腻有机揉合进叙事里,而且还启用了现代舞合大量肢体编排的场景,不但有专业舞者与男主角沙地的共舞,也有大量群戏里肢体的调动。将古希腊歌队形式有效融入,增添叙事里的嘲讽、戏仿与狂欢意味。该剧的最后,沉沦自毁的瘾君子失去了一切,母亲、妻子,全部离他而去。他一边感慨失去的亲人,一边哀叹难戒断的心瘾。戒断不可能,而就此认输亦无法全然接受。此生只剩与瘾相处,在相处中搏斗,在搏斗中相处,度过余生,也是人性尊严发出的最后呼告。配合这个结尾,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编导系的学生还走进公共场所,随机采访路人,让他们谈自己的瘾并在乒乓球上写下“瘾”字。开演之初,一桌子的乒乓小球供观众进场之初也写下瘾字。这些都快速剪辑成视频,在演出结尾,当男主角大声说出“我的朋友们,帮帮我,教教我接下来该如何生活”后,高坡上面具人 高举铁皮盒子倾洒下来的1千个写满瘾字的乒乓球,同步在大屏幕上播放出来,形成最后的结尾。一瞬间,对一个人欲望深渊的凝视,转变成对所有人人性沟壑的照拂和问候,在世间,在欲望的泥淖里,在人性的剧场里,彼此照面。

    观剧结束后,中国话剧历史与理论研究协会原会长、浙江大学教授胡志毅表示“戒毒所的警察来演这个戏的意义啊,就超越了行业剧。戏里面面具的运用,是这个戏更有一种抽象感有意义,能够看到很多可以去自己去读解的象征意义。这现场建斜坡也尤其是把球不断推上去又不断滚下来,像我们的人生。影像的质感把这个戏抽象化了,形成普遍联系,而普遍联系这种意义就大,没有说教的意味了。因为人确实各种病,对人类人性的弱点问题的思考是文学最主要的一个命题。想瘾的问题,在中国是这样,在全世界都是这样。这个戏是可以去巡回演出的,它就会变成一种行动剧场。我更赞成用行动去想这概念。王音洁说‘电影剧场’,我想不仅仅用名词,也要有动词,因为戏剧本质是行动的,所以你如果从这意义上讲的话,它的价值在于是‘行动的剧场’”。

    艺术家的大胆想法得到了来自基层单位的极力配合。省拱宸戒毒所积极推进了这个新型的法治宣传项目,该单位领导以包容开放的态度,给予艺术创新于极大的空间。现场的演员陆嘉佳警官表示,“人们其实很讨厌说教,但毒品这个东西,确实从青少年到成年这个过程很多人会误入歧途。能通这么一个大家能够接受的作品,是一个很好的宣传途径,我们为了能让大家更融入到这个禁毒法治宣传的话题中来,精心打造了这个作品。”演员温馨警官则说“原先没有想到是做成这样的一个剧的,这一次切身感受到艺术熏陶了,而这也是我们禁毒戒毒在法治宣传教育这一块新的尝试。”

    策划人石梦警官则提到“当代的年轻人,他们可能非常讨厌说教这件事,所以我觉得我们做禁毒法治宣传教育,要换一种方式去做,要让年轻人自己愿意去听,自己愿意去思考,然后能从中收获一些东西,而不是我告诉你怎么做。然后作为家长,我希望通过我的一点点努力,让我的孩子在长大以后,能面临一个更加平安,更加安全的社会环境,这是一个老父亲的小小私心。最后,我特别希望这种不一样的禁毒法治宣传教育作品能让更多人看见,能帮助到更多的年轻人。”

    “今年国际禁毒日主题是‘The evidence is clear: invest in prevention:情况已经很明显:致力与预防’,它说明数字时代,禁毒工作势必要转换主题,从对瘾君子的管控,要转换为对未介入人群的防护,特别是青少年人群。在种背景下,和艺术家联手创新,以新的讲述方式,新的感知能量去激活人们被社交媒体麻木了的神经,革新法治宣传的方式,势在必行。如果有感兴趣的学校或者单位,欢迎和我们联系预约公益演出。”该剧出品人、省拱宸戒毒所副所长胥红说。

    一出《归零地》让我们在舞台易碎的清晰中,看到当代世界个体与集体存在的意义。激发想象性的黏着,和难以比拟的力量,让感知超越现实,穿透现实。舞台剧不是幻觉,它比生命更真实。这才是为生命经验讲述而生的剧场,它忠实地帮忙我们见证生活。影像的、剧场的;纪实的、虚构的;现实的,先锋的,当代艺术的,肢体剧的,一出戒毒主题剧将如此众多的元素杂糅在同一个剧场空间,观众开始与舞台上的他们共情了,这不仅仅是他者的困境,也可能是我们自身的——那些戒不断的“瘾”。只有观众被打动了,震撼了,一出剧对现实的力量也就得以最充分的呈现。舞台上不时出现的面具,也与人性形成了隐喻。

    主创人员大合影。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