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融合最优秀的中原文化 看郑州如何打造有“灵魂”文商旅地标

潮新闻 记者 周丰2024-06-19 03:21全网传播量2.9万
00:00
00:00

东面是已有3600年“高龄”的城垣遗址,西侧是全国第二古老的文庙(孔庙),向南穿过马路还有一座国家级商城考古遗址公园,而你所处的位置恰是一片好吃好逛好玩的“复古”文化商业街区,如此轻松、便捷又高效的出游体验,怕不是每个游客都梦寐以求?在河南郑州,这种“神仙般的旅行”很快将成为现实。

“亳都·新象”项目 效果图

6月17日,2024河南省旅游发展大会在郑州举行,该省计划在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上再深化再提升,持续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加快建设旅游强省。大会召开的第二天,潮新闻记者跟随“亳都·新象 城市复兴”2024媒体走进亳都活动采访团,探访位于郑州市中心管城回族区的“亳都·新象”项目,窥见这座城市作为该省领跑新时代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新赛道的“排头兵”,紧跟市场变化,通过城市历史文化空间的文商旅融合迭代来塑造“常态化破圈”文旅新形象的雄心。

“亳都·新象”项目 效果图

占地约46亩、南北向带状布局的“亳都·新象”项目,包含了三条街道、多条巷道和15所院落,是一片充满中原传统建筑元素的文化商业街区,重现了“街、巷、院”的中国传统城市形象,在外观上与周边的城垣遗址、文庙等形成自然的过渡与延伸。

天地之中,豫州之域。郑州商代都城遗址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现存同时期规模最大的王朝都城遗址,“商都”也因此成为郑州最醒目的文化标识。通过挖透地方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独特性,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旅游体验的追求,郑州找到了符合本地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走进“亳都·新象”,每个院落都巧妙糅合了传统和现代的建筑工艺与风格,既彰显文化属性又不失商业品质。

“亳都·新象”建筑

“亳都·新象”建筑

例如有的墙面采用老房子的青砖,搭配刻有商都元素的金属立柱,形成一面年代感十足的“背景墙”;有的将黄铜板与光电玻璃嵌入传统砖墙中,夜晚变成一面绚丽的巨型屏幕;有的则将现代门窗、传统门窗、木质装饰面和玻璃幕墙面分别布置在立面不同位置,丰富墙体美感。值得一提的是,在11号院设计了一面巨大的“滴水瓦特色水幕”景观墙,数百块滴水瓦刻上了饕餮纹、海云纹、大象纹以及“亳”字,古都历史文化韵味尽显。

“所有建筑元素的表现形式都有迹可循,例如狮子纹样的原型就来自洛阳潞泽会馆,形象别具一格。我们希望选取河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中原传统文化元素,展示给所有游客和市民。”一位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

“亳都·新象”建筑

据悉,“亳都·新象”项目整体规划有76个店铺,计划引入米其林品牌餐厅、主题餐酒吧、潮玩零售、新中式民宿等多元时尚业态,推动文化、商业、旅游及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出一个“历史文化场景+现代商业体验”的复合型城市活力空间。

后疫情时代,文旅产业发展的界限愈加模糊,文化、商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不仅为消费者带来更为丰富多元的体验,也为产业本身创造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亳都·新象”建筑

近年来,郑州市提出了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深入开展商城遗址的发掘与保护、活化与利用工作,积极推进以国际商都历史文化区为首的“四大文化片区”建设。作为郑州商代都城遗址文化片区的首开地块,“亳都·新象”是以商代都城遗址核心板块建设带动城市更新与文化复兴的关键一环,将被打造成郑州市中心最具特色的文化主题都市休闲街区。

“‘亳都·新象’项目预计在今年9月竣工,2025年5月正式开街。我们希望,这座集历史、文化、商业于一体的新地标能够让每位到访者感受到古都郑州所焕发的青春活力。”这位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新闻+

去郑州,不妨到这些地方一探“古都魅力”。

郑州文庙

郑州文庙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亦称孔庙,是尊祀孔子的地方。

据明朝编写的《郑州志》记载,郑州文庙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仅次于曲阜孔庙的第二古老的文庙。

庙院建筑群完整,布局整齐严谨,中轴线上共有三进院落。

大成殿是文庙的中心建筑,也是郑州文庙唯一保存至今的清代建筑。大成殿为单檐歇山顶,殿顶覆以绿琉璃瓦,中间饰黄色方胜纹菱心;正脊为三彩釉琉璃饰件,中央置狮子宝瓶;两山面饰以黄绿色琉璃博风、悬鱼。两侧博风板为琉璃浮雕饰件,东山为玉皇大帝像和八仙祝寿图,西山为如来说法像和三国戏曲人物,整组雕刻采用高浮雕手法,造型优美、色泽鲜丽,为清代建筑琉璃精品。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是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核心板块,是集中展示商文化及城市根脉的主题文化空间,是与遗址互动共生的新兴遗址类博物馆,被誉为古都郑州的“城市文化会客厅”。2023年,院基本陈列“巍巍亳都 王都典范”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所在商城遗址公园被列入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

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始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馆藏文物数量逾17万件,国家一级、二级文物逾5000件,尤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及石刻最具特色。精品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大,是见证中华文明发展轨迹,展示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文化艺术宝库。

河南博物院拥有九大镇馆之宝,分别是贾湖骨笛、杜岭方鼎、妇好鸮尊、玉柄铁剑、莲鹤方壶、云纹铜禁、四神云气图壁画、武则天金简和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河南博物院基本陈列《泱泱华夏择中建都》,分为16个展厅,以中原的建都历史为主线,再现中原文化的悠久与辉煌。此外,河南博物院还设立《国宝特展》专题展厅,实行轮换展出制度,每期选择院藏的一件重点文物进行深层次解读。其他专题展厅还包括《明清河南》《中原楚国青铜艺术》《巧工遗珍——院藏明清珍宝展》,并有与展览相配套的“社会教育体验厅”和“华夏古乐厅”。

图片由郑州报业集团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

黄葆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