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产剧《海天雄鹰》导演刘家成:上辽宁舰做调研,军旅剧必须要专业

潮新闻 记者 何晓婷2024-06-18 08:50全网传播量18.8万
00:00
00:00

6月11日,浙产剧《海天雄鹰》在央视、优酷、腾讯同步开播,这也是国内首部航母舰载机题材军旅剧。

朱亚文、侯勇、李幼斌等演技派们这回来了回“空中对决”,剧中的家国情、师徒情、战友情也让观众为之动容:好久没看到这么精彩的军旅剧了!

该剧由朱秀海编剧、刘家成执导,由朱亚文、侯勇、李幼斌、杜淳领衔主演,还入选了浙江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杭州市文艺精品工程扶持项目、余杭区文艺发展基金扶持项目、宁波市文艺精品工程扶持项目,首播便拿下收视率2.7的好成绩,之后在央视的收视率一路高涨并成功破3.2。

2011年8月14日,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首次下水试航成功。而为了中国航母这一大国重器能够顺利成军,一支前所未有的精英大队正自海、空两军集结而至,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曾经是空中之王、海上雄鹰,但为了舰载机的首次试飞,甘愿放弃昔日荣光重新起航,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海天雄鹰》取材于我国第一支舰载机试验试飞大队,首次将航母舰载机试飞史部分事件及人物搬上荧幕,探秘被誉为“刀尖舞者”的舰载机飞行员的训练和生活日常,全方位展示了以谢振宇(朱亚文 饰)、秦大地(侯勇 饰)、余涛(杜淳 饰)为代表的顶尖飞行员从遴选、到严苛训练再到着舰起飞等关键环节,他们在海军副司令衣正邦(李幼斌 饰)的带领下从零开始,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意识和舍我其谁的精神气度,突破层层技术壁垒,攻克了舰载机着舰和起飞技术这一世界性难题,让中国海军走向了世界舞台。

试飞人每一次升空都将直面死亡,但他们用血肉之躯将航载机的承受力、阻拦索的阻拦力测算出最精准的数据,用生命铺就了中国迈向航母大国的一路坦途。

近日,导演刘家成也接受了媒体采访,分享了《海天雄鹰》幕后的创作故事。

实地采风调研

2018年8月,导演刘家成接到了剧本邀约后就被吸引了,他认为这些舰载机飞行员们才应该是年轻人追星的榜样,也希望这部剧能让当代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为了还原试飞员们最真实的一面,刘家成登上辽宁号航母进行了实地采风,与舰载机飞行员有过不少交流,聊生活,聊飞行感受,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比如朱亚文饰演的男主谢振宇的原型戴明盟,当时就住在刘家成楼下——他是驾驶国产歼-15战机成功地面模拟航母起飞第一人,驾驶歼-15在“辽宁舰”成功着舰第一人。

和他们接触后,刘家成对这群飞行员们有了更多认知:日常生活中,他们率真,有个性,在领导面前也非常敢说,直言不讳,但一到空中,他们就成了孤胆英雄。

有个试飞员,前一天还和刘家成畅聊,说自己最喜欢的是刘家成的《正阳门下》,但第二天刚结束飞行,他仿佛换了个人,看到刘家成也没什么反应。

“后来我才知道,他还保留在飞机上面对复杂环境的紧绷状态中,还没有缓过劲。”刘家成说。

在实地调查中,刘家成也注意到了不少细节。比如,每次飞行,飞行员们会带着匕首、枪以自卫,还有急救包。

他也将其加到了剧中:刚结束飞行,谢振宇就上交了枪和匕首;心理医生夏初(王珞丹 饰)和谢振宇对话时,也再次强调了飞行员的不易和压力。

谢振宇上交枪

夏初说起试飞员的不易

许多演员都是军人

作为一部军旅剧,《海天雄鹰》的“军人味”也很浓。

李幼斌、侯勇,都是军人出身。

侯勇,早前和刘家成合作过《高地》,两人是老搭档。在刘家成看来,侯勇有军人的霸气,还有一份亲和力——这不就是秦大地吗,如大地一般厚德载物海纳百川,以绝对宽厚包容的态度,带领试飞员们成长为有血性、有知识、有胸襟、有胆魄的空中雄鹰。

在李幼斌身上,军人的霸气、仗义体现地淋漓尽致。

作为前辈,李幼斌在剧组以身作则:台词提前背好,拍完戏还留在现场,“他说自己要让年轻演员们看看,我都不走,谁都不能走,这个剧组有很正的风气。”

巧的是,这回“李云飞楚云龙”也在《海天雄鹰》重聚,李幼斌饰演海军副司令,张光北饰演空军副司令,还有网友笑称这是“亮剑变亮舰”。

当时张光北听到刘家成正在筹备军旅剧,便毛遂自荐,还给他看了自己年轻时做海军时的照片,考虑到海军没有合适的角色了,刘家成便邀请他出演了空军,于是有了这回的“亮舰”。

李幼斌张光北同框

其他不少主演,也是军人角色专业户。

和刘家成合作了《正阳门下》《高粱红了》等剧的朱亚文,有着男主谢振宇认真、负责、不服输的特质。“他说我是占用他时间最多的导演,我说我也一样。”

刘家成还笑称朱亚文是“骚扰”自己最多的演员:“我累了一天了,他三番五次来找我:导演你在屋吗,我找您去,聊聊明天的戏或者后天的戏。后来都烦他了,但他那么认真,我说:那你来吧。一聊就2个小时。”

常常演军人的杜淳,这回演了空军飞行员,“非常专业,也有军人气质,也有了第一次合作。”

军旅剧必须要专业

导演刘家成,此前曾拍摄《高地》《天生要完美》等不少军旅剧,在他看来,军旅剧最重要的是要专业。

当下不少军旅剧,披着军旅剧的外衣,实则拍成了青春偶像剧,如今,这位军旅剧专业户导演也想为军旅剧正明,不是观众的口味变了,是很多军旅剧创作的味道变了:“要在真实的基础上拍出现代军人的精气神,不是敬个礼就是军人,军人骨子里一定会有绝不认输、争当第一的个性,面对生死又有着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但军人也离不开生活,我们适量地描述了他们的情感和家庭,让观众和英雄的距离更近一些。”

拍摄《海天雄鹰》时,刘家成也遇到了不少困难,而最大的困难就是“真实”。

“什么叫偏流板,什么叫阻拦索?挂锁怎么成功的?起飞、降落的过程是什么样的?都得保证专业和准确。要在学习和体验中了解每一步的进程,知道他们遇到的挫折。”

故事一开始,1965年,当外国航母侵犯海域,余涛爷爷余兆年(王德顺 饰)将自己作为最后一颗炮弹冲向乘载先进导弹的敌机,成功击败了傲慢的对手,这一剧情在网上引发了不少争议。

对此,导演也有回应:这取材于海军英雄高翔,然后进行的影视改编。

1965年9月20日,名叫菲利普·史密斯的美国飞行员驾驶战机飞入我国海南岛上空,怀着“如果打不下敌机,撞也要把他撞下来”的决心,33岁的高翔驾驶国产歼-6战斗机,在空中距敌机仅291米处开炮,击落了当时美军先进的F-104C战斗机。1989年,史密斯来到中国时,一定要见见高翔,曾经的空中对手还坐在一起喝酒。

以此为开头,奠定了故事基调:中国军人不怕牺牲,舍小家为大家,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和平。

1989年,高翔和菲利普·史密斯合影

为了这份真实表达,天空戏的拍摄也是一大难点:《海天雄鹰》的很多场面需要大量特效完成,为此,剧组为天空戏提前准备好了1000多个分镜,严格按照划分的镜头拍摄。同时,摄像机如何跟着飞机上天,如何近距离拍摄舰载机的特技动作,都对拍摄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演员也需要在飞机中配合特效完成各种旋转动作。

从2018年筹备拍摄,到2023年杀青,《海天雄鹰》曾因为疫情一度停拍,在克服重重困难后,主演们终于聚到一起:“就跟舰载机飞行大队完成试飞一样,是集体付出才完成了这个剧,感谢每一个人。”

(图片源于剧方和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