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在这里碰撞,情感在这里共鸣。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人生;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磨炼,不同的感触。“元伟会客厅”让我们彼此吸引,彼此成就,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爱好和共同的精神归宿。
记得退休后的第五年,某一天清晨,红日出露,映红江面。想想自己已经过了耳顺之年,接下来的日子该做些什么呢?朝着什么方向努力呢?生命是多么短暂,人活着,最好能爱上点什么,有点牵绊,才会形成抓力,让自由和美丽把生命填满。英国诗人蓝德晚年写过一首《生与死》的小诗,杨绛先生译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我年轻时曾从事过新闻记者工作,每逢过年过节,都会去采访一些孤寡老人。平时沉默不语如雕塑一般的老人与我交流后,饱经风霜的脸上往往露出笑容,有时甚至爽朗地大笑,这让我感到,聊天交流,如春风拂面,给老人生命带来美好的时光,而在给老人带来喜悦同时,我仿佛也被感染了,内心里油然产生一种被需要的幸福感。
人,大概是世界上最怕孤独的动物。
在元伟会客厅和有趣的人聊天,可以分享彼此的人生故事,分享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真正令人开阔胸怀,开拓眼界;和有趣的人聊天,言谈间尽显真挚友情,乐此不疲,开怀畅谈,感受彼此的灵魂共鸣、情感升温。
会客厅聊天,在于文化的交流,在于情感的推进。会客厅布置和家具的选择,体现了主人的品味,同时也提供了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便于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交流、休闲、放松,心灵碰撞、心情愉悦、情志疗愈,这些都是元伟会客厅的关键词。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相遇的过程。人与人之间,最好的感情莫过于,一个懂得倾听另一个的心声。如果把退休后的生活比作一次远行,那么元伟会客厅就是一辆舒适的马车,一条恬静的小巷,一个温馨的驿站。
在和好友们结伴同游时,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人类的天性是渴望交流,尤其是经历过伤痛的人更容易孤独,更渴望交流。去年,会客厅有位同龄的好友这样说:我单身一人,那真孤独呀!见不到想见的,抱不到想爱的。每天就像独自漫步在雨夜,身边无人陪伴。疫情前的那年和你们一起去西藏,那些天我开心极了,在海拔4998米羊卓雍措,景区拍照留影,把照片传给远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儿子看到照片也开心极了。问我有无高原反应?说我胆子这么大也敢去西藏?我说和元伟会客厅几位好友一起结伴,相互照应,大胆前行。
那次的西藏之行,我们先在兰州适应两天,然后乘坐兰州至拉萨的专列,火车到西宁开始供氧,车到拉萨,我们个个精神抖擞,你看我,我看你,内心充满了无比的喜悦。两小时后,我们的嘴皮有些发青,带来的小包装食品都膨胀了,但这些丝毫不影响我们观光旅游的兴致。那真是一段快乐而难忘的日子。
“若是杯中酒又满,定是旁人又提他。”在元伟会客厅握手老朋友,结识新朋友,不仅带来文化的分享,情感的升温,更带来人脉的延伸,搭建起一座心的桥梁,连接彼此之间的欢乐与梦想。诚然,人脉的延伸并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学会用完美的眼光,欣赏一个不完美的人。
“那一世啊,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境界,只为贴近你的温暖。那一世,我翻动了无数的转经筒,不为祈祷,只为触碰你的指尖。”仓央嘉措的诗透彻人心。
人生能遇到都是缘分。
元伟会客厅最后遇见的是我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会乐此不疲;只有内心清澈丰盈的人,生活才不会枯燥乏味,就如清澈丰盈的湖水,才能“天光云影共徘徊”。在会客厅可以阅读与思考。在人生知识的海洋中航行,既要学会借鉴前人的航迹,也要勇于开辟自己的航道,不断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形成独特而系统的智慧体系。
退休后,越来越觉得,一个人能够活得像自己,遵循自己内心意愿活着,才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尘世间没有什么是真正属于我们的,包括生命,也不过是短暂的拥有,匆匆的过客。我们何不放下追逐的脚步,快乐地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好往后余生。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交活动中,通过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建立更广泛的人脉网络,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自我的身心健康。每天开心,每天愉悦,活到老,学到老,乐到老。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每个年龄段有每个年龄段的活法,也有每个年龄段的精彩。人生到了一定年龄,我喜欢这幅对联:“不管古今世事,永为天地闲人”。一生努力过,也坚守梦想过。爱我所爱,无怨无悔。我很喜欢这段美文:每一个为梦想坚守的人,选择自律,选择了坚持守望,有些坚持,能够融化冰川山脉:那是风来的地方!也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在元伟会客厅的展示柜内,摆放着元伟收藏的古玩宝贝,这是岁月的记忆和见证,是才情的结晶和呈现,也是元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见证。在会客厅露天阳台小花园内,有乡间山上才能见到的两根粗壮节节高的竹子,现已抽枝吐芽结笋,好美,好美!还有老桩黄杨树、发财树,金豆、兰花、君子兰、树抱石等盆景,为会客厅增色添彩。
今天,清晨的朝阳温暖柔和,我想起了易卜生一句话:“朋友是生活中的阳光”。记得2023年9月16日和2024年5月4日,元伟会客厅迎来了初中老同学贾汉青和张谋远。他们携相濡以沫的妻子从石家庄和上海来到宁波元伟会客厅,看望老同学。犹记1965年8月的一天,他们同时进入了兰州八中11班就读初中,于1968年8月初中毕业(老三届),分配到各地,同窗共读三年,见证着彼此的青春年少,一个甲子倏忽而过,在会客厅交流时,大家都感慨万千。重温青春的记忆,畅谈人生的感悟……说着,说着,声音低哑,万种思绪如潮流般涌入心头,激荡澎拜。回首过往,老同学们更加明白:无论时光如何流转,生活如何变迁,友谊之树长青。“朋友是生活中的阳光”,它能够给人带来力量和勇气。
人生自古谁无老?
每当翻看曾经的照片,一幕一幕仿佛就在昨天。曾经我们血气方刚;曾经我们生龙活虎;曾经我们连续工作,加班加点,不怕疲劳,接连“干几仗”。如今我们进入了天然的画卷“夕阳红”。多美的一幅图画呀!夕阳红是人们心中最美丽的景色之一,它有着独特的魅力。“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美丽动人的“夕阳红”是元伟会客厅最美的语言表达。
元伟会客厅位于宁波奉化松岙海上海广场806号。背山面海,水天一色。室内设有会客厅、茶饮室、休闲室、展示厅以及开放休闲式阳台等,内外环境都非常清雅宜人。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欢迎大家有机会来“元伟会客厅”喝茶聊天,喝出文化,聊出情感;舞文弄墨,愉悦身心,怡养性情,共享夕阳无限红。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