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有“高招” | 浙江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俞明祥:审时度势,科学分析,用好高考志愿填报的三把“金钥匙”

潮新闻 记者 陈素萍2024-06-14 08:23全网传播量10.5万
00:00
00:00

高考落幕,接下来便是志愿填报的时间。

今年,浙江省首轮志愿填报将于6月29日-30日展开。本周三起,截止到6月18日,考生可通过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进行填报志愿模拟练习。

然而,面对80个可填志愿,考生及家长觉得困惑重重。今后的路怎么走,有着无数可能。

七分考,三分报。如何科学合理填报高考志愿?人生关键时刻有哪些事情需要特别注意?高校有“高招”,潮新闻特别邀请了浙江省各大高校招生办主任来支招。

本次开讲的是浙江师范大学学工部部长、招生办主任俞明祥

图源:受访者供图

今年适逢浙江高考综合改革十周年,“新高考”于浙江考生而言虽已不再陌生,但如何审时度势,理性分析,在高考志愿填报中充分体现考生的高考成绩水平,精准适配考生的个性特点与发展意愿仍是困扰考生及其家长的问题。

一、做好“功课”,找准政策与形势的“金钥匙”

着手填报之前,考生应通过“阳光高考”平台、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等官方信息渠道掌握我省今年的录取批次及其规则设置、投档方式与投档日程安排等,充分了解当下的招生形势背景。如今年是加强和改进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落地的第一年,我省已进一步规范了艺术类专业统考的组织方式,相应的综合分计算方式与录取批次也进行了更迭,这就要求考生合理利用往年录取信息,切忌盲目按照旧规则、旧政策进行志愿填报,造成错填漏填。

在把控好总体形势后,考生便要根据自己的选考科目报考情况和高考成绩大致框定自己的目标院校与目标专业,通过相应院校的官方信息途径了解意向专业的名称、招生计划、录取规则、单科成绩要求、体检要求等,防止因混淆专业名称、忽视报考要求而报错志愿或造成退档。另外近年来部分高校招生专业调整频繁,新增专业也层出不穷,考生在志愿填报时,被录取到自己不了解、不太心仪的专业可能实在难以避免,这就要求考生(特别是对专业意愿不太明确的考生)还应重点了解报考学校的转专业政策,为自己心仪的大学生活加一层“保险”。比如浙江师范大学自2017年起全面实行转专业申请零门槛,除少数特殊招生专业外,全校每年均有400余名学生转专业成功,从而“解锁”了自己的更多可能。

二、知已知彼,配好个人与专业的“金钥匙”

在综合改革的背景下,生涯规划课在高中学校逐渐得到重视和普及,不少考生早在确认选考科目时就有了初步的志愿填报规划。因此,在填报志愿时,考生需对自己的高中生涯规划进行有效的延续和对接,要做到“知己知彼”——“己”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理想、家庭期望、就业条件等因素,“彼”是学校和专业的往年录取门槛、学校和专业的办学情况、目标职业的发展现状、未来就业形势等外部发展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寻找到自己感兴趣、能发挥特长、跟自己性格匹配、符合自己价值观、符合家庭意愿、能成就理想的适合院校与专业。

有了较为明确的“自画像”后,考生便可扬长避短,对各院校及其招生专业的综合实力、社会影响力及办学特色等做全面的考察,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院校专业,从而有效避免单看分数盲目报考的情况。比如,浙江师范大学是浙江省首批5所重点建设高校之一,以教师教育见长,同时也是一所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招生专业涵盖文理艺体各个门类,且超过90%的招生专业均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满足了各类考生的成长需求,是不少省内考生的理想选择。

三、恰如其“分”,用好科学排序的“金钥匙”

明确志愿专业后,考生便需要完成对各专业志愿的排序。其排序规则简单来说,就是要把“想要被录取的专业排在前面”。在此环节,考生一方面要最大可能地用好自己的分数,另一方面也要用发展的眼光选择专业,切勿因“现时热门”而盲目填报和自己成长需求不匹配的专业。

考生可参考一分一段表、各校往年投档线、录取名次等资料,选择不同梯次的学校。从选定的院校中,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是估计录取可能性不大的专业删除,筛选出拟报考的不同梯次的专业。需要注意的是,在参考往年数据时不能械地的照搬,需要结合招生计划、报考形势的变动以及个人发展需求综合权衡、灵活运用。80个专业类志愿中,传统的“冲、稳、保”的志愿填报策略仍然适用——即前20-30个专业志愿“冲一冲”,中间20-30个专业志愿“稳一稳”,后20-30个专业志愿“保一保”。当然,具体比例可以根据每个人的风险偏好、承受程度的不同作调整。


正所谓“七分考,三分报”,高考志愿填报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作,笔者建议考生要遵循内心,基于自身定位、性格特征、发展方向来寻找自己最适合的院校与专业。

高考只是人生旅程的一个站点,未来的路还很长,无论你将步入哪所大学,选择哪个专业,只要你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持续努力,你的人生定会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最后,愿考生们都能勇敢追梦,前程似锦!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1)
潮客_wdfenz · 2024-06-14 09:38 · 浙江杭州回复1
解渴!答了心头大问号!!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