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很好!再数!”
“1、2、3、4——”
“现在还好吗?”
这是一段正在进行的开颅手术过程中的对话。患者李先生在全麻手术过程中醒来并按指令数数。对于常人来说,躺在手术台上接受开颅手术已经是一个很艰难的决定,而选择在手术台上中途醒过来,更是得需要多大的勇气。
一次感冒
小伙意外发现脑功能区长肿瘤
“我也没想到因为感冒还能查出肿瘤!”家住浦江的小伙李先生一年前因感冒头晕脑胀去当地医院就诊,查头颅MRI提示颅内有异常信号灶。“当时除了头晕外也没有其他不舒服的地方,医生建议我先观察看看,隔一段时间再去复查。”
今年5月,复查结果显示,小李颅内异常的阴影面积竟然在慢慢增大。担忧的小李一家赶紧带着检查结果来到浙大四院神经外科就诊。
检查提示肿瘤位于大脑优势半球——左侧大脑半球,支配管理人的语言功能。“由于肿瘤位置靠近运动语言功能区,过多的切除可能导致术后言语障碍,而切除太少可能导致肿瘤残留复发。”浙大四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莫俊表示。
经过充分术前讨论,神经外科团队认为手术既要保护患者的语言功能,同时又要最大范围切除肿瘤,只有联合麻醉科行术中唤醒手术。在切肿瘤的同时,嘱患者遵从指令进行言语表达,从而保护重要的脑神经功能。
强强联合
浙大四院成功实施术中唤醒
神经外科联合麻醉科、手术室团队,通过术前讨论确定了清醒麻醉手术方案。
从唤醒的步骤、手术的流程到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手术麻醉团队的处理预案,以及针对唤醒过程中疼痛的顾虑,手术麻醉团队一一做了详细的解答,彻底打消了小李的顾虑,愿意配合医生在清醒状态下接受手术。
8:10麻醉正式开始,张操医生与张世豪医生共同完成全身麻醉及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生命体征非常平稳。当外科医生打开颅骨后,麻醉进入了最关键的唤醒阶段。神经外科联合麻醉科、手术室团队,通过术前讨论确定了清醒麻醉手术方案。
根据checklist表,医生逐项检查小李的状况。做好一切准备后,停用全身麻醉药物,10余分钟后恢复自主呼吸拔出喉罩,20分钟后小李睁眼苏醒,在徐建红主任的引导下,开始从1-10重复数数。同时莫俊、徐丹医师通过一边用电刺激大脑皮层,一边和患者交流,确定肿瘤及功能区标记,最后由张建民主任将肿瘤完整切除。
半个小时后完成大脑皮层描记。麻醉医生再次给予患者全身麻醉药物诱导进入全身麻醉状态,并完成喉罩插管。
14:55手术顺利结束,小李再次从全身麻醉中苏醒,肿瘤切除完整,语言功能不受影响,手术成功!
这种清醒开颅手术方式的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的准确性,还可以大大降低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尤其是对于大脑功能区附近病变的手术至关重要。
医院供图
什么是术中唤醒?
术中唤醒会感觉疼痛吗?
术中唤醒(Intraoperative waken-up)简而言之,就是在手术进行到关键部位时将患者唤醒,通过与患者的交流辨认脑功能区,以界定病变的切除范围,在尽可能保护脑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切除脑内病变,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术中唤醒”作为一种新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开颅手术易导致偏瘫、失语等并发症的风险,目前已被广泛运用于脑肿瘤、癫痫、动静脉畸形等病灶切除手术。
术中唤醒会感觉疼痛吗?这是很多人特别好奇的问题。对此,麻醉科徐建红主任表示:“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麻醉医师一般会采用静脉和吸入联合麻醉,达到镇痛、镇静、催眠、松弛肌肉等多种麻醉效果。术中唤醒时,会停用镇静催眠类药物,让患者恢复意识,而手术前的神经阻滞以及头皮局部阻滞的镇痛效果持续存在。”
由于脑部并无疼痛神经,患者术中清醒但不会有疼痛感。“现代麻醉技术可以有效保证患者对手术过程无记忆,避免对患者造成精神负担。”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