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记者帮·问政会客厅丨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疏导结合”原则 治理无证流动摊贩

    潮新闻 记者 黄玉环2024-06-14 03:13全网传播量20.2万
    00:00
    00:00

    流动摊点,能给城市经济带来活力,给百姓生活带来一定的便利,但同时也是城市管理的一个难点。

    占道经营,卫生状况,油烟问题……林林总总,都是大家所关心的。

    如何平衡流动摊点与城市治理之间的矛盾?6月14日上午10点,“记者帮·问政会客厅”邀请杭州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人大代表、高校专家等做客互动直播间共同探讨。(直播回放看这里

    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容景观监管处副处长李利江 潮新闻记者 阮西内 摄

    在问政会客厅中,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容景观监管处副处长李利江表示,在无证流动摊贩治理中,杭州一直坚持“疏堵结合”原则,执行“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背街小巷规范”的标准。通过数字城管、信访投诉等渠道,梳理出全市无证流动摊贩多发点位,从去年开始各区县市和属地街道乡镇持续开展专项治理。目前,无证流动摊贩在核心区域基本得到有效管控,但在一些城郊结合部以及生活配套不到位的区域确实比较多发。

    因此,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结合民生需求因地制宜设置“疏导点”,与附近商圈、市场等生活配套设施形成互补。截至2024年6月12日,全市共设立临时经营点、便民服务点等3865个。

    其中,就有不少做得很成功的点位。如临平区南苑街道吴郭街(无国界)夜市,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南苑街道永乐街和翁梅区块无证摊贩较多。为疏导无证摊贩,街道经过仔细论证选择疏导点,目前场地设计容量约300个摊位,维持130个摊位,安排专人管理,产生油烟的摊位均已经安装油烟净化设备、配备垃圾桶,由专人进行保洁。

    李利江分析,流动摊点产生的原因在于其门槛低、成本低、回报高、需求旺盛等。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疏和堵这两个工作。同时,加强宣传,充分发挥媒体力量,加强无证流动摊贩管理政策和知识的宣传力度,形成社会公众自我约束的良好氛围。同时,将一些严重影响城市形象、食品安全隐患问题适度曝光,让公众真正了解无证流动摊贩违法经营的危害。”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专题】记者帮·问政会客厅|聚集城市“流动摊点”治理
    【专题】记者帮·问政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