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衢州市聚焦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持续开展城镇基础设施提质升级行动,围绕市政设施现代化、交通服务现代化、低碳设施现代化,通过城镇体检找准问题,查弱项、补短板,全域推进给排水、燃气、电力、交通、公园绿地等基础设施品质升级和智慧化建设。
坚持高站位推动,在项目落实上做到务实高效
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以“三个强化”加快项目实施,高效推进项目落实到位,助力现代化美镇建设。一是强化统筹抓协调。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把重大基础建设项目纳入全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工程、民生实事项目工程,主要负责同志高位推动,各责任单位协同推进,为基础设施建设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建设项目有效落实。二是强化责任抓推进。构建以县(市、区)为责任主体、乡镇(街道)为管理主体、村级为落实主体、农户为受益主体以及第三方专业运维公司为服务主体的“五位一体”责任体系。三是强化保障抓落实。打破财政包办,通过争取省级奖补资金、申请专项债、国开(农发)行贷款、EOD项目试点等多种方式,精准把握政策,推进项目早日投产达效。
坚持高起点谋划,在项目建设上做到精益求精
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全域城镇体检,深入调研条分缕析,完成乡镇基础设施功能现状摸排,制定基础设施补短板清单,持续谋划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项目。一是强基增效提升农污治理能力。针对城中村、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建制镇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等重点区块城镇体检中存在的污水管网覆盖不全面、城镇污水治理体系不完善、治理成本过高等问题,着重加快建设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根据村庄类型、人口变化、乡村规划、自然环境、经济水平和村民习惯等,灵活运用“集中、分散、纳管、资源化利用”等多种技术路线,实事求是选择治理模式。部分具备纳厂条件的设施接入城市污水管网,部分采用无动力处理工艺的设施进行提升,部分存在改造困难的点位合理选择技术工艺,确保治理成本与当地经济可承受能力相适应。二是畅通血脉更新市政管网。针对城镇体检摸排中总结出我市山区多、库区多、交通发展不平衡、交通物流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巩固好“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基础上,不断提升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提高农村道路建设标准和质量,增强农村公路抗灾能力和保畅能力;推进通村客运加密提质,城乡公交一体化率达100%;推动农村交通网络与物流、电商等融合发展,构建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
坚持高标准实施,在项目管理上做到严谨细致
一是抓项目监督。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完善联系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各县(市、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度,确保要素跟着项目走、精力围着项目转。二是抓长效监管。定期开展建设工作“回头看”活动,对已完成的建设项目进行检查核查,确保长治长效。通过出台管理办法、建立复核机制、搭建监管平台等方式,构建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工作推进和管护机制。三是抓宣传交流。利用主流媒体平台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好模式、好机制,积极营造全社会支持和多方联动推进的良好氛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