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助力中外学生了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感悟“枫桥经验”的发展历程,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组织中外学生代表前往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参观调研,开展“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留学生国情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由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主办,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学生国情教育名师工作室承办,国际交流社协办,国际交流合作处、国际交流学院教师代表,和来自俄罗斯、马来西亚、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几内亚等国家的近20名留学生参加此次社会实践活动。
“枫桥经验”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新中国巩固基层政权和强化基层治理的重要实践创新。随着时代的进步,“枫桥经验”也不断发展创新,拓展到城镇社区等更广阔的领域,成为了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面旗帜,中国之治的一张名片。
中外学生走进位于会稽山麓的“枫桥经验”陈列馆,在这里,留学生们深入了解了“枫桥经验”的诞生、演进、发展、升华,学习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浙江探索实践的过程,深切感受到“依靠群众、预防纠纷、维护稳定、促进发展”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来自几内亚的留学生ABRIMA EBLA AUDREY感慨:“‘枫桥经验’在解决社会冲突方面的作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社会治安状况显著改善,群众满意度持续上升,我相信这一模式必能推动全球范围内社会基层治理的进步。”
随后,留学生们走进枫桥镇社会治理中心,实地参观了这个集派出所、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自然规划等执法部门共同驻点的矛盾纠纷化解中心,认真聆听讲解员介绍纠纷化解流程,进一步明晰了枫桥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社会矛盾调解理念落地的实践举措。
来自蒙古的留学生BOLORSUKH UNUBOLD说道:“中国在很多地方是领先的,这里的工作环境让我感到很温暖,未来我要把我的感受分享给家乡的亲朋好友们。”
最后一站,留学生们来到了“枫桥经验”发源地之一的枫源村,参观了枫源村村民委员会,深入了解枫源村的村情概况、基层治理经验及“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的实践与发展。
在枫源村窗明几净,宽敞干净的文化礼堂里,大家跟随村里的非遗传承人学习如何制作诸暨传统美食手工麻糍,见识“浙”里山乡之美,感受乡村振兴之路。
“本次活动是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来华留学生<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课程的拓展延伸,也是‘强中文+拓技能+融文化’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李佐说,“‘枫桥经验’从浙江走向全国,浙金院的中外学生又从世界各地走进枫桥,了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领略浙江,感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