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在位于东阳市歌山镇林头村金华市横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溪流性鱼类良种繁育基地里,一个个圆桶式养殖鱼池整齐排列,马口鱼、石斑鱼等溪流性鱼类在水中畅游。一旁,微粒机、蛋白质分离器、杀菌系统等设备正在高效运转,为鱼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这些设备是鱼池的‘心脏’,能让养殖尾水循环起来,实现绿色生态化养殖。一出一进,循环下来,养殖尾水回收利用率达到90%。”金华市横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潘幼锋说,池水不断从池底的出水口流出,顺着管道流入微粒机进行过滤,再经过杀菌、蛋白分离、增氧等处理后,重新流回养殖池循环利用。
据了解,该基地从去年年底开始建设循环养殖区,包含208个圆桶式智慧养殖鱼池及20套循环水系统,目前已有70%左右的鱼池投入使用。潘幼锋介绍,这种养殖方式不仅绿色环保,而且占地空间小、养殖密度大,周期短、产量高,每个鱼池直径6米,可以养殖马口鱼成鱼500斤以上。
近年来,横源农业以马口鱼和石斑鱼的繁育及商品鱼的销售为主营业务,突破溪流性鱼类的人工繁育技术,不仅满足自身的养殖需求,还积极探索“企业+基地+养殖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提供鱼苗、技术指导和销售服务等方式,带动周边养殖户共同发展特色养殖业。
绿色生态化养殖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近年来,东阳市不断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的发展,加强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养殖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升渔业生产效益和环境保护水平。目前,全市有规模以上养殖场30家,先后成功创建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1家、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7家、市级健康养殖示范场5家,建成省级稻渔综合种养基地3家,东阳市级龙头企业9家。2023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1.1958万吨,养殖产量0.9635万吨。
今年,东阳市正大力推进省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通过优化养殖结构、提升养殖设施、强化技术创新等多举措,努力实现渔业生产的绿色、低碳、高效。在城东街道塘西村,塘西下农场智慧渔场建设项目施工正如火如荼,项目进展已达60%。该项目占地面积约180亩,以水产养殖为切入点,引入稻渔综合种养、渔光互补等新型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计划打造东阳市第一家集种质保存、亲本培育、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和智慧渔业展示于一体的现代化苗种繁育示范基地。“基地将构建‘三池两坝一农田’的尾水处理区,综合利用养殖尾水,实现‘零’直排。”项目负责人曹永忠介绍,同时将搭建科普研学区,进一步推动农文旅的融合发展。
此外,佐村镇生态网箱养殖项目、城东祥兰村圆桶特种养殖项目也正在有序推进中,助推东阳市构建起智慧渔场、生态库鱼养殖、生态循环水模式的水产养殖新格局。目前东阳市农业农村局在牵头探索打造村企合作模式,助推横源农业等一批具有技术实力的水产养殖龙头企业,与具备良好水环境条件的村庄合作,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渔业资源的共享和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