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他们是新杭州人,考场外与高考的故事也很动人

    潮新闻 记者 朱丽珍 金丹丹2024-06-08 02:23全网传播量19.6万
    00:00
    00:00

    每年高考考场门口,等待的父母、陪伴的师长、送考的天团、服务的志愿者……大家期盼的眼神,祝福的目光,共同守护一群孩子,完成人生这一战,走向旅途下一站。

    在杭州第二中学(滨江校区),早上5点起床送孩子来高考的爸爸充满期待,在考场奋笔疾书的女儿,将成为家族第一位大学生;不远处,卖西瓜的小哥看到少年拼搏努力,由衷高兴,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他,打出“高考学子免费半个”的广告……

    为什么每一年高考,都会引起全民关注?不仅因为这是许多人为之拼过的青春,考场里还投射了对梦想的坚持,对前进的笃定。

    考场外,父母举着寓意“一举夺魁”的向日葵,给孩子们加油

    没有参加过高考的他

    给高考的他们送上半个免费西瓜

    杭二中滨江校区附近,宋龙飞(化名)的西瓜车,停在路边辅道上。他安静地站在车边,不过车上那块“2元一斤,高考学子免费半个”的招牌,特别惹人注意。

    路人经过,常会忍不住问一句:“你这个送西瓜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今天早上已经送出去三个半了,凭准考证可以免费领。”宋龙飞一张娃娃脸,笑起来就更显小了,看起来比考场里的高考生大不了几岁。

    看到记者来采访,他红了脸,腼腆之余,面露难色:“可别宣传,几个人送送还是可以,万一闹大了,那我也是吃不消的。”

    话说得很朴实。

    西瓜是宋龙飞从市场里批发的,早上6点前就要拿货,开着车子跑一天,起码晚上11点才能收摊回家。“一天下来,也就卖个几百块钱,小本生意。”

    记者让他简单算了一笔账,按照2元一斤算,半个西瓜怎么着也得十来块钱。

    明明赚得不多,为什么还要主动送?

    “他们高考,我高兴。路过的时候,有缘分,小范围送一下是可以的。”高兴的理由,宋龙飞也很直白。

    宋龙飞26岁,差一点就是个“00后”,老家湖南的他,16岁就出来打工,没参加过高考。“只怪自己当时不愿意学,没学好。”这几天在杭二中滨江校区附近摆摊,看着学校门口围着家长、志愿者,孩子们带着笑脸,满怀期盼地走进考场,他心情都好了起来。

    “我也有个一岁多的儿子,以后他努力,也能进高考考场。”2018年,宋龙飞来到杭州,打过工,摆过摊,卖水果也就这两年的事,一个月赚万把块钱,已经超过了老家打工的收入,更重要的是,这座城市给了他希望,“儿子一直都带在身边,听说我们只要符合条件,他就能在杭州读书,心里当然是想他能在杭州接受更好的教育。只要他愿意学,我就会一直供他。”

    送出去的西瓜,也有他对考生的祝福。

    张先生一家6点多就抵达考场

    全家人6点多来到考场

    见证家族第一位大学生的“诞生”

    作为选拔性考试,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一直被视作考生改变命运的人生大考。近些年,录取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在普通批次之外,“三位一体”“强基计划”“卓越计划”等等,考生可选择的道路多达十几条。

    只不过,道路千万条,成绩第一条,想上个好大学,还是要有好成绩或一技之长。

    在高考这两天,张先生一家可能是最早抵达考场的人。早上6点多,全家人就已经从老余杭来到了杭二中滨江校区考点,女儿将在这里完成人生中的重要挑战。

    张先生来自黑龙江,算是新杭州人,做装修生意。大女儿2岁时来到杭州,一直在这边成长、求学。

    “她想考浙江师范大学,以后当老师。”聊起大女儿,张先生一脸自豪,而他的肩头,还扛着抱着玩偶的5岁小女儿,“全家都很激动,妹妹早上3点半就醒来了。”

    张先生坦言,高考前这晚,他几乎一夜没睡,一会看看手机,一会看看时间,担心大女儿睡过头,又怕闹钟影响她,熬到早上5点半,全家就吃完早饭,早早从老余杭的家里出发了,花了50多分钟开车来到考点。

    “姐姐还是挺紧张的,昨天晚上10点多还在看书,催她几次才上床睡觉。”来得太早进不了考场,大女儿在车上休息,张先生激动地扛着小女儿,在校门口观望。

    “我先来杭州,觉得这座城市不错,后来我们姐弟四个都留在了这里。”闲聊中,张先生说起高考这几天的中饭,可能他的弟弟会送过来,“大家都很关心她。”

    原因?张先生哈哈笑:“如果女儿考上了大学,那就是我们家族第一个大学生。”

    在蹲点采访时,家长们围着聊天,谈起高考,有一位妈妈转述了正在读大学的儿子的一段话:“他说到了大学才知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路要走,而高考是一群人一起努力,回想起来才发现,这是幸福的体验。”

    高考终章,人生序章,希望大家都怀抱梦想,迎来人生的旷野。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聚焦2024高考
    聚焦2024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