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颜”又有“料”!秀洲姑娘巧手做出别样香囊

潮新闻 共享联盟·秀洲 杨钦朝2024-06-07 22:19全网传播量801
00:00
00:00

端午将至,该佩戴香囊啦!

香囊既有防蚊虫之用,还可作襟头点缀,祈愿整年顺遂如意。

清代诗人朱彝尊《风怀二百韵》诗云:“毫尖渲画笔,肘后付香囊。诀绝分沟水,缠绵解佩璜。”

香囊和玉佩作为男女互换的信物,可见其珍重和宝贵。

大家平时见到的香囊是什么样子?

圆形、桃形、椭圆形……今天,记者带大家走进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手工钩针编织技艺非遗项目代表性人物郭梦瑶工作室,看点不一样的。

一年一度“粽子节”要到了,香囊当然也要应景。这款小猪裹着粽衣的香囊是郭梦瑶最新创作的。“我爱吃大肉粽,以此为灵感创作了这款作品。”

除了有“颜”

这款香囊还很有“料”!

粽叶是本地手工土布缝制,像真粽子一般可以剥开。

剥开粽叶就能看到里面猪猪造型的馅料,俏皮的面部表情,纯手工绘制。猪猪馅料内部除了填充棉,还有丁香,佩兰,艾叶,广藿香等十多种具有浓郁气味的中药,香气纯正、持久不散。

非遗手工钩针编织技艺将各部分勾连在一起,说是香囊,其实更像是文创产品。

本地土布、传统中药香、非遗手工钩针编织技艺,每一个都是“王炸”,组合在一起更是不得了。

三样拆开来,每一个都值得说道说道。

非遗手工钩针编织技艺,一针一线仿佛舞蹈一般,跳出指尖的艺术,细密的针脚,锁不住中药的沁香。

特殊配比的中药材,气味芳香,有驱避蚊虫、抗菌、醒神、健脾、净化空气等作用,有助于缓解疲劳、安神助眠。

“本地土布是我外婆亲自织的,虽然已经八十多岁,但老人家还是喜欢自己动手织布。”郭梦瑶说。

传统织机手工纺织,要付出大量耐心与专注。每分每秒不同的操作力度,也造就了土布特有的肌理和硬质手感,再加上各式天然染料上色,就成了郭梦瑶最好的创作蓝本。

“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苏木染黄色、紫草上紫色……藤蔓、叶片、须子一一齐备,细节考究。

七色葫芦香囊,你爱了吗?

“我喜欢从各种渠道获取创作灵感,生活中的粽子、白鸽,影视作品里的葫芦兄弟,网络流行热梗——红伞伞、白杆杆的蘑菇……我真的是想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出来。”郭梦瑶说道。

正因为善于发掘美,郭梦瑶的香囊产品序列不断更新。

桂花飘落的时节,郭梦瑶会将其收集起来和中秋结合,做成玉兔桂花香囊。

收获的季节里,郭梦瑶会用青柿子的汁液染印花布,做成柿柿如意香囊……珍藏的不止是季节的印记,还有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

“东西做的很精致,喜欢作品背后的故事”

“送外国朋友,对方说中国版香氛他很喜欢”……

打开郭梦瑶的社交媒体,客户好评如潮。

“每一个都是纯手工做的,一个月也做不了多少,我也不想做成流水线产品,还是想不断创新,把香囊背后悠久的传统文化,用自己的语言诠释好。”郭梦瑶与香囊的故事还在继续……

如今,越来越多如郭梦瑶一样的青年人从老一辈手里接过了“非遗接力棒”,他们相较老一辈非遗传承人可能经验上略有不如,但他们的“网感”正让越来越多非遗,从展馆走进大众生活,古老的技艺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香囊这一中国传统工艺品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功能穿越千年的时空,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散发着淡淡的幽香,诉说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怀。

相关新闻
传承文化留住“乡愁”!秀洲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让“银发族”动起来 !秀洲举办趣味运动
“柿林秋雨”生态绿廊如何建?秀洲这场会议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