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大代表应世龙发挥代表身份优势和村书记工作经验,与法官共同调解,促使一起长达26年的民间借贷纠纷当事人自行达成和解。以下是应世龙口述。
“老徐,过去的事情对不起,你就再信我一次。”
“这些年,有好几次想起当时借钱给你,我就很后悔。今天你能有这个态度,算是解了我一块心病。我愿意再信你一次!”
这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的调解现场。作为调解参与者,看到当事人解开心结,我也由衷地高兴。
前不久,浙江省临海市人民法院的徐秀月法官邀请我一起调解这起案件,并向我介绍了案件的情况。原告徐某与被告朱某曾是好朋友,1998年,朱某下海经商急需资金,向徐某借款。徐某拿出了一大笔积蓄,又从亲朋好友那里筹钱,共借给朱某28万元。双方约定两个月后归还,但至今朱某都没有还款。根据徐某的陈述,他已经自行还掉向亲友借的13万元,朱某多年来拒接电话、不回信息,徐某因此事与妻子产生家庭矛盾,最终离婚收场。案件立案后,朱某主动联系承办人,说的却是徐某只在借款后一年左右催讨过,诉讼时效已过。
徐法官告诉我,如果案件要判决,需要原告徐某举证证明案件未过诉讼时效,但案件时间跨度长,原告换过好几次手机和号码,催讨过的一些电话和短信记录很难找回。徐法官也曾开展过“背对背”调解,但两人对立情绪极强,调解没有多大的进展。徐法官说:“他们两人老家也在古城街道,了解到你会出面调解,都说知道你也信任你,态度和缓了许多。”
我与法官商议将调解地点放在临海市古城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共享法庭。按照约定时间,原告徐某来到现场,远在山东的被告也准时上线参与远程调解。
徐法官问朱某是否认可徐某起诉的事实与理由。朱某说:“法官,我承认借过钱,但我之前也说过,老徐后来没催讨,算超过了诉讼时效,我不用再还这笔钱。”
亲耳听到朱某这么说,徐某的情绪还是一下子激动起来,气愤地指责朱某没有良心。
见状,我立即说到:“老徐,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现在是来解决问题的,你先冷静冷静。老朱,你愿意相信我,来参加调解,就不要揪着催讨不放。今天不是在法院,你们不要抵触,就把我当朋友,有什么诉求和困难都可以好好说。”
“那个年代房价也才600块钱一平,28万是一笔巨款。借钱是情分,不借是本分。愿意借这么大一笔钱给你,说明徐某讲义气,也是真的信任你。你们以前的关系一定很好。你现在也60多了,想想一辈子能有几个这样的好朋友呢?”我从两人曾经的友情入手做朱某的思想工作。剑拔弩张的氛围一点点消散。
在之后的沟通中,朱某说到多年未还款的缘由:“我这个人好面子,夸下海口要赚大钱,结果生意做得不怎么样,就躲着朋友不想被他们知道后看不起。这些年有亏有赚,家里老人小孩都要用钱,我身体不好要看病吃药,最后算下来手头也没几个钱。”
徐某说:“真的有困难,可以和我知会一声啊,我难道会不体谅你?这些年你销声匿迹多躲着我,我是真的寒心。”
我劝说朱某:“做人是要讲诚信的,言而无信才要被人看不起。面子不是赚到钱了就能有的,而是靠平时的一言一行赢得他人的尊重。你是有难处,但徐某借钱后也不好过,家里还闹到了离婚,你也要站在他的角度,替他想想。”
随后,徐某表示:“既然你有难处,利息我也不要了,我就希望把本金拿回来。”
我们的劝解,徐某的让步,让朱某不由得动容了。他提出在山东还有一笔投资款,过段时间可以取回,希望徐某宽限他还款时间,也就出现了开头的这一幕对话。后来,双方进一步沟通,自行对还款达成了和解方案。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群众,群众基础深厚,在调解中更具亲和力和感召力。这些年,我时常参与到法院的案件调解中,发挥代表身份优势和村书记工作经验,向当事人讲道理、讲情义,与法官一起搭起为民服务的“连心桥”,建起化解矛盾纠纷的“快车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