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浙江建德:艺术乡建描绘乡村梦想

    潮新闻 记者 贾晓雯 通讯员 张麦生 李晓乐 2024-06-06 09:56全网传播量5.2万
    00:00
    00:00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来到梅城千鹤村 受访者提供

    茂林修竹、曲水流觞、阡陌稻田、古树老宅……当乡村遇上画板,色彩浓厚的油画、线条分明的素描、又或是独具韵味的水墨画,无一不焕发生机与活力。在青年大学生的笔下,千鹤村呈现出别样风味。

    近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与梅城镇艺术乡建合作签约仪式暨“印象严州 诗意千鹤”主题设计展览在杭州建德梅城千鹤村举行,30余件实地采风创作的艺术设计作品亮相文化礼堂。青年学生与乡村田野“双向奔赴”的同时,艺术乡建描绘出了千鹤村的“乡村梦想”。

    初夏时节,千鹤村老樟树巨大的树荫笼罩着青石板,年轻的学子们坐在树下讨论着艺术创作。村中房屋错落有致,树木葱茏扶疏,潺潺流水带走夏季的燥热……“我们5月初就驻扎在了梅城,来到了千鹤,这里的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很适合我们艺术写生,我计划毕业后来这里创业,开一家艺术工作室。”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生赵蕾如是说。

    艺术乡建校地合作签约仪式现场 受访者提供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包括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在内的各大艺术院校,立足优势专业,鼓励广大师生深入乡村、扎根乡村,围绕“宜居建德”设计了诸多优秀作品。同时,建德市也积极与高校合作,探索从艺术乡建维度,充分发挥文艺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乡村规划建设中,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千万工程”的指引下,梅城镇积极探索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深挖“自强奋斗撑起半边天”的清廉家风、“千年古府”的勤廉文化,真正使得传统文化、非遗传承、文化旅游以润物无声的方法赋予美丽乡村新的内涵。

    千鹤村乡村梦想家运营团队负责人郑秀珍是中国美术学院的毕业生,自入驻千鹤后,她带着团队以景观设计理念,改造了运营场馆,以乡村运营理念,办起了艺术研学,累计接待各类研学团队和参观考察团队50余批次。“艺术乡建的根本目的是绘就乡村时代之美,开展的活动、采取的方式要和乡村振兴的整体目标结合起来,在接下来的乡村运营中,我们也将在审美韵味、文化品味上做文章,提升研学品质,打造更多精品,带动村民共富。”

    艺术是文化的一部分,它所要触动的文化,既包括村里本身的艺术资源和文化脉络,也包括村民自身的精神状态。“与各个艺术院校的合作,让我们拓宽了眼界,我们也同时围绕老百姓的实际需求推动文化提升。”千鹤村党委书记王丽娜说。“我们更希望让村里的村民,特别是孩子们尽可能多地感受艺术、学习艺术,获得更多的艺术资讯,提升对艺术的兴趣和感知能力,从而共同参与我们美丽乡村的建设。”绿水青山是心之所向,乡村振兴是民之所望。千鹤村通过艺术乡建的蓬勃开展,实现了美丽乡村的蝶变跃升。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推动艺术乡建由“盆景”逐步成为“风景”,还需重点培养一批拥有“艺术+”思维的人才,推动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全方位鼓励镇村做好人文经济这篇大文章,鼓励更多文艺家、‘文艺两新’人才将工作室开到乡村,构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长效机制,培养一批本土艺术乡建带头人,形成一支生机勃勃的乡土人才生力军,不断提升乡村自身造血能力,让艺术乡建描绘出绚丽多彩的乡村梦想!”建德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