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零门槛”转专业!高考前复旦、交大相继放大招了

    潮新闻 记者 徐俊2024-06-06 07:05全网传播量3.1万
    00:00
    00:00

    明天(6月7日),今年的高考就将开始。在这个重要的节骨眼上,国内的一所顶尖高校放出了一则重磅消息。

    今天(6月6日),潮新闻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了解到,今年起,该校将全面放开转专业,不限制学分排名,也不限制挂科门数。而且,学生会有多次机会,在大一、大二、大三学年均可申请,校本部和医学院也可以互转。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园百年老楼门洞(图源:上观新闻)

    根据校方的介绍,此举的目的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让更多同学充分享有更多机会,全面激发自身潜力,开启学术旅行新篇章。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申请是“零门槛”的,但在转入之时,学生需要接受成绩因素在内的多元考量。

    而除了放开转专业限制,目前上海交通大学还设有16个双学士学位项目:通过专业强强联合,打造理工交叉、经管文理交叉、医文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学习年限内,完成相关学位修读需求,可获得两个学位。

    另外,同学们也可以在大二时,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修读第二学科专业,拓展知识领域。目前已开设覆盖工科、理科、人文社科等的43个辅修专业。

    4月2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成立揭牌仪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姚期智发表视频致辞。(图源:“上海交通大学”微信公众号)

    很明显,这些举措都是希望能将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

    而另一所位于上海的国内顶尖高校——复旦大学,也在近期出台了相关举措。

    从今年起,该校新开设的四个“外语(英语、德语、俄语、翻译)+计算机”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就要开始招生。学生毕业时将同时获得文学和理学两个学士学位。

    复旦大学德文系系主任李双志向记者介绍,在人工智能大力发展的当下,需要的不仅仅是计算机方面的人才,还有语言方面的人才。

    复旦大学(潮新闻记者徐俊 摄)

    “我们相信,将来最稀缺的资源就是能够做文理融合的人。我们也应该摆脱高考文理分科的思维模式,大学教育正是要以未来为导向,打破两者的界限。”他说道。

    据悉,该项目对学生的培养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两年的基础阶段,要求达到和本专业学生一样的语言和计算机要求。

    而到了第二个进阶阶段,复旦大学会以尊重个性发展为原则开设大量有关文学、文化、计算机的高端选修课,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并设有许多国际交流项目,在与国外专家以及同龄人的交流中了解世界上的科技发展局势,并提升跨文化合作的水平。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潮新闻记者徐俊 摄)

    李双志认为,在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进入日常生活的当下,作为管理者、决策者、研发者,都必须同时了解技术和人。

    “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希望‘外语+计算机’项目能够开启一种新的育人模式和成才方向。”


    “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