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事故、零投诉、零晚点,累计安全驾驶里程超8万公里”,这是王帅作为一名列车司机,在浙江交通集团旗下幸福轨道公司运营的温州S1线行车4年间创下的记录,也是他在“升级”为指导司机前交出的高分答卷。
“90后”的王帅来到温州S1线工作已经6年,每当问起他,作为列车司机的工作信条是什么,他的回答是:“是将乘客安全、准点、平稳地送达目的地。”
这一信条指引着他在一线精练技能、突破自我,一次又一次拉快职业成长的“进度条”,也让他从一名普通列车司机成为如今的岗位尖兵,并获得“浙江金蓝领”和集团“十大杰出青年”等多项荣誉。
幸福轨道公司供图
从“火车司机”到“动车司机”
回忆起从杭州机务段电力机车司机转型为S1线市域动车组司机的经历,是王帅职业生涯的第一块“里程碑”,火车司机和动车司机看似一字之差,却是一次彻彻底底的职业转型。
火车与动车组列车的运行速度、运转模式、制动操作等都截然不同,最关键的是运载对象不再是货物,而是每天5万多人次乘客,这对王帅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S1线列车的驾驶操作有着严格的流程规定,从“手指口呼”这样的基础流程,到“对标停车”等以厘米计算的精准操作,其中各处细节全部要求熟练掌握。
面对转型考验,王帅用日复一日的努力证明了自己,白天他一头扎在驾驶室反复训练,空余时间和晚上则认真巩固专业理论知识。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以高分取证上岗,成为了温州S1线第一批正式司机,在任职司机的四年里,凭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精准娴熟的操作创下了“三零”的记录。
幸福轨道公司供图
从“轨道萌新”到“行车宝典”
其实要保持“三零”的记录其实并不容易,特别是对于王帅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轨道萌新”而言。
全长53.507公里的温州S1线,平均每天往返3趟,行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节假日期间的客流高峰,甚至各类外因导致的设备故障等,都对司机的应急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王帅有一本工作笔记,上面密密麻麻记录了无数套针对不同行车情况的预想演练方案,包含了行车过程的注意事项、遇突发情况时每个环节的处置方式等等,每天行车前,他会根据当天实际情况,在脑中做上几遍预想演练,并在本子上做好记录,以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障乘客出行安全。
一次在王帅驾驶列车的途中,他发现车辆主断路器突然断开,这意味着整辆车将失去供电,失去动力,相当于一辆车在挂空挡滑行,一旦刹车就再也启动不了!尽管当时情况紧急,但王帅在在当下立刻做出了反应,第一时间将情况报告控制中心,根据调度员的指令维持运行,待列车平稳进站后,他立即打开车门确保乘客正常上下车,再利用停站的时间间隙,他按下复位按钮,通过列车上HMI显示屏确认故障消除,列车状态恢复正常,故障被顺利解决,避免了列车故障导致大面积晚点问题。
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全程仅花费了3分钟,王帅说“其实这样的事件在我的预想中已经发生了无数次,每一个处理环节早已了然于心。”正是这种将问题前置的工作方式,让王帅每当遇到突发情况,都能第一时间找准问题所在并妥善处理,他沉着的处事方式、专业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同事们都称他为“行车宝典”。
从“小舵手”到“领衔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2年,王帅迎来了职业中的又一次“华丽蜕变”,从普通司机晋升成为指导司机,他的服务“主战场”从驾驶室搬到了办公室,他的工作重点从“如何平稳开好每一趟列车”变为“如何助力温州S1线建设‘精品线示范线服务线’”。
为了加强班组管理,帮助司机提升业务水平,王帅经常“白加黑”地研究培训资料,梳理列车性能、操纵方法、行车风险等知识要点,分析出温州S1线最明显的64个“零标”参照物,采取进站分阶段制动的方法,创新推出“归零”对标法,实现司机故障处理平均用时缩短为2分钟,手动驾驶对标准确率达99.99%,应急处置效率也有了显著地提升。在信号丢标整治方面,他作为主要参与人,推动公司信号系统故障率降至0.61次/万列公里,同比下降46%,信号系统丢标故障率降至0.51次/万列公里,同比下降49%。在技能竞赛领域,他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领衔团队在“第十三届全国运输行业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职工组)职业技能大赛浙江省选拔赛”和“2021年浙江省轨道列车司机职业技能竞赛”两个省级赛事中分别夺得桂冠,共计获得13项荣誉,几乎包揽当次所有奖项,他个人也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一等奖,被授予“浙江金蓝领”“浙江省交通技术能手”“浙江省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