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温州好,别是一乾坤。”这里,气候温润、钟灵毓秀,奔流瓯江,在山海交融间,孕育出璀璨的温州文化,也走出了闻名天下的温州人。
潮涌瓯江、浪花朵朵。浙报集团温州分社推出《瓯江浪花》专栏,与广大读者共飨文化生活、品读瓯越人文。
薄饼嚼时香透齿,端午酒醇情如诗。温州薄饼好吃,有口皆碑,妇孺皆知。温州薄饼是我们温州端午节的特色美食。你看!晶莹透明的外表惹人喜爱,一上桌就香气扑鼻,只要你轻轻一咬,那绝妙的美味便瞬间冲击你的味蕾,色香味俱全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每当端午来临,如果你在温州各大农贸市场里看到市民排着长长的队伍购物,那十有八九是在购买薄饼。大多数温州人喜欢上农贸市场买,因为烙薄饼讲究技巧,不是所有的人都烙得像买过来的那样薄、那样透。在家里烙有一定的难度。
记得我小时候,每逢端午节,奶奶总是在家里做薄饼给大家吃。奶奶有一手烙薄饼的“绝技”。奶奶说,烙薄饼要掌握三个要点:
第一,面粉和水的比例要适当,大约1:2.5是最合适的。面粉和水搅拌要均匀,抓在手中要做到挂而不掉。
第二,将面糊往铁煎盘中轻拖一圈的速度要掌握好,要眼疾手快,不能有丝毫迟疑。
第三,铁煎盘不能太热,不然饼皮会很厚。饼皮边缘有一点点翘起就可以拿出来了。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奶奶烙出的薄饼均匀适当,一张饼直径大约有20厘米,薄如绢帛、晶莹透亮。我们家的薄饼馅料非常丰富,由绿豆芽、韭菜、肉丝、香菇丝、蛋丝、红萝卜丝、鳝丝等炒成。把饼皮置于平盘上,放进准备好的馅料,卷成圆柱状,就可以吃了。原馅心鲜卤是决不倒掉的,那是温州薄饼的美妙蘸酱。
绿豆芽和韭菜永远是温州薄饼的主角,没有绿豆芽和韭菜的温州薄饼可以说是没有灵魂的。爷爷说,放绿豆芽和韭菜的寓意是——给孩子们吃了,孩子们会象绿豆芽和韭菜一样健康茁壮成长,长得特别高、特别棒。听了爷爷的这番话,小时候,每次奶奶做薄饼,都是我吃得最多。因为我想长得快一点,长得高一点,早日超过爸妈。
记得有一年,我大约八九岁光景,六奶奶(她是徐州人)第一次来我们家。恰逢端午节,我们家宴请六奶奶,奶奶就给大家做了许多温州薄饼。六奶奶第一次吃温州薄饼便赞不绝口。她说,这温州薄饼味道非常鲜美,比徐州的彭城一绝“烙馍卷馓子”更好吃。六奶奶被清爽可口、鲜美有嚼劲的温州薄饼深深吸引,主动叫奶奶教她怎么做。她说,她回去要给孩子们做,让他们在徐州的家里也能尝到温州的美味。
我爷爷有6个兄弟,他排行第五,四个哥哥全部在温州,唯有六弟少年时去徐州读书,毕业后便留在徐州工作,与当地人六奶奶结婚,生了两男一女。
奶奶手把手教六奶奶做薄饼,六奶奶心领神会,很快就掌握了做饼的方法。
爷爷说,六爷爷少年在温时,也喜欢吃温州薄饼,但他去世较早,40多岁就离开了我们。六爷爷曾对我爷爷说:自从离开温州,就再也没有吃过温州的薄饼。
六奶奶回到徐州后,就在家里做温州薄饼给大家吃,一家人快快乐乐,就像一起回到了温州一样。六爷爷的儿子六叔初次品尝温州薄饼,就一口气吃了五六个,连呼“过瘾过瘾”!六叔的儿子小晨,也喜欢吃风味独特的温州薄饼——因为他想和绿豆芽一样,长得高长得快。啊!浓香醉人的温州薄饼,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乡情!
以后,每逢端午节,六奶奶都在徐州家里做温州薄饼。六叔说:“吃温州薄饼,就象在温州过端午节一样!无论何时何地,都永远记得自己是温州人。”是啊!思乡之情尽在美味的薄饼之中。
温州薄饼离不开绿豆芽和韭菜,有一次,六奶奶在信中说,又临近端午,但是市场上由于多种原因,就是买不到绿豆芽和韭菜。她试着用黄豆芽代替,但是做出来的薄饼味道与以前不同了,仿佛缺点什么。是啊!只有用绿豆芽和韭菜等炒出来的馅料才能保证温州薄饼的原汁原味。绿豆芽和韭菜是温州薄饼的灵魂,是温州薄饼的精髓。
故乡今夜思千里,温州薄饼又一年。温州薄饼是温州人舌尖上的乡愁,是温州人永远绕不开的话题。手捧一张轻轻一咬,满嘴的绿豆芽夹杂着蛋丝的芳香,让人回味无穷!
许多年过去了,虽然奶奶和六奶奶早已过世,但端午节温州薄饼的故事依然历历在目、永远铭记在心!
【征稿启事】
对于温州人来说,
端午的味道,
是一颗大罗山的丁岙杨梅,
或是龙湾状元的王鱼粉干,
或是一个县前头的温州粽,
也可能是龙舟赛场上的那一声声加油。
……
端午,你的温州记忆是什么?
潮新闻《瓯江浪花》栏目,向您征集“端午的味道”稿件。
投稿注明作者名字、简介、作者个人照片一张,图文并茂为佳,图片注明出处。
投稿邮箱:380485913@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